1947年,精神几近失常的谢葆真被特务“医生”强行按压在床上,裤子被拽下,腿部被猛地扎进一个针头,惨叫过后,仅10秒便断气身亡! 1980 年西安烈士陵园,谢葆真之子蹲在角落。 灰色骨灰盒无铭牌,盒底 “1947” 的刻痕被磨得模糊。 他指尖抚过刻痕,突然想起档案里的记载 —— 1947 年除夕,母亲在重庆中美合作所被注射毒物,十秒后没了呼吸。 泪水滴在骨灰盒上,“妈,我终于找到您了”,声音轻得怕惊到她。 1913 年陕西西安的小院,谢葆真攥着识字课本。 出身小户人家,却偏要读书,父亲劝她 “女孩子认几个字就行”。 她摇头:“要读更多书,才知道外面的世界。”青年时加入妇联,走街串巷做宣传,声音清亮,总能打动路人。 有人说 “这姑娘思想活”,她听了更有劲,觉得能做些有用的事。 1928 年西安的会议现场,谢葆真第一次见杨虎城。 他是西北名将,穿着军装,讲话掷地有声,她听得入了神。 后来她进杨府,不是妾,是正妻,两人相敬如宾,话题常聊到国事。 张学良联络杨虎城时,她虽不问军政,却主动管后勤、照顾家人。 西安事变酝酿时,她还帮着传递消息,把重要字条藏在发髻里。 1937 年重庆的招待所,谢葆真望着窗外发呆。 蒋介石假意释放杨虎城,转头就将人扣押,她也被秘密监视。 房间不大,外出受限,连写封信都要被检查,丈夫音讯全无。 她把孩子托付给信任的人,夜里常对着孩子的衣物流泪。 兄弟因她受牵连,家散了,她却没垮,想着总有一天能团聚。 1946 年中美合作所的牢房,谢葆真的名字变成了编号。 特别审讯开始,刑讯、监控成了日常,她咬着牙没吐露半个字。 实在熬不住,她吞金自杀,却被救回;后来又绝食,身体越来越弱。 腰椎塌陷得站不起来,她就坐在地上,眼神却没麻木,透着倔强。 没人探监,没人回信,她就在墙上用指甲刻 “要活着”,刻得指尖流血。 1947 年除夕的牢房,潮湿的空气里透着寒意。 狱医走进来,手里的注射器闪着冷光,液体颜色不明。 谢葆真被牢牢捆住,裤子被脱下,嘴里塞着毛巾,只能瞪着眼。 针头扎进大腿根,她浑身发抖,不到十秒,身体就停止了抽搐。 狱医记录 “精神病突发,抢救无效”,没人敢说真相,牢里静得可怕。 1947 年正月初三,谢葆真的遗体被火化。 骨灰盒简单封了口,没有家属签字,像处理一件无关紧要的东西。 有狱友后来回忆,她最后一秒嘴角微微动了下,像在笑,透着不屈。 她的骨灰被随意存放,没人知道,这个女人曾为革命拼过命。 而她的儿子,此时还在四川山区,用假名上学,等着母亲的消息。 1950 年四川山区的小学,谢葆真之子攥着假名字的课本。 党组织救出了他,却没敢告诉他人母亲的事,怕他受伤害。 他常问 “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没人能回答,只能转移话题。 夜里他梦见母亲,梦见她笑着摸自己的头,醒来时枕头湿一片。 他不知道,母亲的骨灰,此时还在某个角落,无人问津。 2013 年的发布会现场,杨虎城的孙子拿着材料。 他公开请求为谢葆真平反,还她烈士称号,声音坚定。 台下记者拍照、提问,闪光灯亮个不停,这个沉埋多年的冤案终于被关注。 他说:“奶奶是英雄,不该被忘记,她的事迹该被更多人知道。” 台下掌声雷动,有人红了眼,为这位被辜负的革命女性。 如今,西安烈士陵园的谢葆真墓前,常有鲜花摆放。 骨灰盒换了新的,墓碑上刻着 “谢葆真烈士(1913-1947)”,字迹清晰。 游客驻足墓碑前,听讲解员讲她的故事,有人忍不住落泪。 她的事迹被写进史料,她的精神,像一束光,照亮着后来人。 这位在黑暗中坚守信仰的女性,终于被铭记,不再被遗忘。 信源:京剧《谢葆真》:革命女性的传奇人生 2024-03-13 15:00·罗庄发布
你们知道吴石将军的二儿子是谁吗?说出来可能有人会混淆,史料里明确记载,随他赴台的
【1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