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1 日,高市早苗正式坐上日本首相的位置,消息刚官宣,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就通过发言人赶在所有非主权实体之前发去祝贺。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坏消息终于还是来了。10月21日那天,日本政坛的大新闻炸了出来,高市早苗正式成为新一任首相。消息刚曝光,台湾的赖清德就急不可耐地抢在所有非主权地区前面发去祝贺,显得格外积极。 但如果仔细琢磨赖清德的贺词,不难发现他话里藏着不少“小心思”。不仅把台日关系比作“家人”,还硬生生蹦出“两国关系”这种敏感词,台独意图已经昭然若揭。 可惜,真要了解高市早苗上位的背景,大家就明白赖清德这番表忠心,恐怕注定石沉大海。 高市能够成为日本首相,背后其实是一次“破釜沉舟”的政治博弈。为了确保自己能拿到国会过半席次,她毫不犹豫地和合作多年的公明党闹翻了,反而转身跟日本维新会达成合作,把对方开出的苛刻条件全收下。 无论是削减议员名额、推大阪副首都,还是查自民党丑闻,件件都是自民党的“痛点”。这种临时拼凑的执政联盟,谁都知道随时可能分崩离析。 日本媒体和不少政坛分析人士早就敲响警钟,这种“硬拉郎配”的政权注定不稳。维新会本来就是和自民党抢相同选民基础,为了权力暂时合作,但只要高市的承诺实现不了,随时会翻脸。 事实上,高市之所以让公明党离开,就是因为她在很多核心议题上的极端右倾态度。比如拼命推动修宪、扩军,公明党背后的创价学会本来就注重和平,与她的主张完全对立。 为了安抚自民党内的不同派系和日本经济界,她只能在人事安排上做出让步,比如让对华相对温和的茂木敏充担任外相,务实派赤泽亮正负责经济,明显是要降低风险、平衡激进和现实。 其实,日本和中国的经济联系早已深度捆绑。日企去年卖给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占到中国市场三分之一,中国同时也是日本新能源产品的最大买家。 要是真的因为台湾问题把关系闹僵,最先受伤的绝对是日本企业。日本经济界显然不想陪政客冒险,毕竟大市场谁都不愿轻易放弃。 赖清德其实心里明镜似的,但还是迫不及待地“示好”,说白了就是岛内政绩太差,想拉外部势力来转移视线。 他上台快一年,岛内民调一塌糊涂,支持率只剩三成多,不满声音一波接一波。台积电被迫把大笔投资砸在美国,岛内企业被推上风口浪尖,老百姓怨气越来越重,岛内反对声浪连自家绿营都压不住。 赖清德这时候高调向高市表忠心,目的也很明显,就是营造出“台日情谊深厚”的假象,想用“外部靠山”来给自己加分。 可他盼的那些东西,高市根本不可能给。哪怕她嘴上喊“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真到了关键时刻,日本政府的表态从来都模棱两可。 美国让日本公开表态防卫台湾,日本高官总是推说“要视情况而定”,根本没有下定决心为台湾冒险。 更现实的是,日本本身财政就捉襟见肘,各种减税带来巨大缺口。美方要求日本增加军费、协助武装台湾,但本国经济压力山大,根本没闲钱“替别人买单”。日本政坛谁都不傻,不会轻易为台湾问题牺牲自身利益。 岛内的商界人士其实看得最透。大家都清楚,台湾经济对大陆依赖极深,每年几千亿新台币的顺差不是嘴上说脱钩就能割舍的。 国民党直接点破赖清德的困境,“要断ECFA吗?”没人敢拍胸脯说能做到。明眼人都知道,跟着赖清德搞“台日一体”,最后吃亏的还是台湾自己。 这场“祝贺大戏”无非就是赖清德的政治操作。他想用日本这层“保护伞”来为自己拉票,掩盖治理不力。但现实是,高市自身都要忙着应对内部压力,根本没空照顾台湾当局的诉求。 她执政联盟不稳,政坛危机四伏,稍有不慎就可能下台。她要是真的在台湾问题上走极端,只会引发更大反弹。 赖清德的祝贺再热情,也改变不了一个现实:台独没有未来,台湾的命运无法寄托在外人身上。外部力量再怎么口头支持,到了关键时刻谁都不会为台湾冒险。两岸的经济纽带和人文联系,才是真正无法割裂的基础。 你怎么看赖清德这波表态? 信源:高市早苗当选日本首相,曾叫嚣“台湾有事日本必入”,“走马灯换首相”已成日本常态——极目新闻
10月21日,高市早苗正式坐上日本首相的位置,消息刚官宣,台湾地区领导人赖
九鼎观世道
2025-10-22 12:26:1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