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得过几年苦日子,不是危言耸听;中美贸易战一时三刻停不了!双方招招封喉,杀敌

小茹吖 2025-10-31 12:53:42

中国人得过几年苦日子,不是危言耸听;中美贸易战一时三刻停不了!双方招招封喉,杀敌一千,自死八百!美国要的是第二个广场协议,对全世界傲慢无礼;中国要是平等对待,互利互惠! 看看当下的中美贸易战,打了快六年,非但没有降温的迹象,反而朝着更复杂的方向蔓延。 美国这波操作,本质上就是想故技重施。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广场协议,让日本经济停滞了二十年,现在美国就想把这套照搬过来,逼中国签下对他们单方面有利的条款。 他们的逻辑很霸道,我是老大,全世界都得听我的,谁要是敢在产业链上跟我平起平坐,我就打压谁。 2018 年,美国率先对中国 340 亿美元商品加征 25% 关税,紧接着又把关税范围扩大到 2000 亿美元。 到了 2020 年,更是对中国科技企业下死手,把华为等几百家企业列入实体清单,断供芯片、操作系统,想直接掐断中国高端制造的脖子。 可美国没料到,中国不是当年的日本,更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中国当即就发起反制,对美国 160 亿美元商品加征同等关税,后续又把美国大豆、汽车、农产品等纳入反制清单。 这一下就打在了美国的痛处上。 美国大豆协会的数据显示,2017 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还高达 3200 万吨,占中国进口总量的 60% 以上。 贸易战开打后,这个数字直接腰斩,2019 年跌到 1300 多万吨,美国农民损失超过 120 亿美元,很多农场主不得不靠政府补贴度日。 美国的傲慢不止针对中国,对盟友也照样说翻脸就翻脸。 为了围堵中国芯片产业,美国 2022 年逼着荷兰 ASML 停供高端光刻机,还要求韩国、日本限制对华半导体材料出口。 这场贸易战打下来,中国确实不好受,这就是苦日子的直观体现。 2018 年到 2023 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从 6335 亿美元的峰值,降到了 5906 亿美元。 珠三角、长三角不少依赖对美出口的中小企业,订单少了三成以上,有些做家具、电子产品的工厂,不得不压缩产能、精简人员。 芯片领域更难,高端光刻机买不到,部分手机、汽车企业一度面临 “无芯可用” 的困境。 但中国没跟着硬刚,反而把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全球市场。 我们始终坚持平等对待、互利互惠,不会像美国那样搞霸权主义。 苦日子确实来了,但不是绝望的苦,是咬牙爬坡的苦。中国没有被美国的围堵打垮,反而在压力下加速了自主研发的脚步。 中芯国际把 28 纳米工艺打磨得炉火纯青;华为麒麟芯片在断供三年后强势回归,还把 5G 专利费涨到每台手机 2.5 美元,让苹果、三星每年都得乖乖交上百亿美元。 新能源领域更是实现了弯道超车。 2023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 173.5 万辆,比亚迪、蔚来等品牌在欧洲、东南亚卖得火热。 这些汽车上的稀土永磁电机,核心技术掌握在中国手里,美国车企都得交专利费。 中国想要的从来不是霸权,而是平等合作的机会。 这几年的苦日子,是中国从产业链中低端向高端转型的必经之路,是打破西方技术垄断的阵痛。 挺过这几年,等我们的自主技术越来越成熟,合作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苦日子自然就会过去。

0 阅读:0
小茹吖

小茹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