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公开放话:弹药库是满的,愿意卖给欧盟,哪怕最后流进乌克兰也无所

信息拾者 2025-11-04 22:25:04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公开放话:弹药库是满的,愿意卖给欧盟,哪怕最后流进乌克兰也无所谓。 这话在电视专访里说得直白,镜头里他指尖敲着桌面,身后的地图上标着卢查尼火药厂、克拉古耶瓦茨子弹厂的红点,那些都是塞尔维亚军工的命脉所在,此刻正堆满待售的弹药。 这番表态像颗石子砸进欧洲政坛,既解了欧盟的燃眉之急,也把塞尔维亚夹在俄欧之间的微妙处境摆上了台面。 这话可不是随口吹牛,塞尔维亚的弹药库确实有底气撑得起这份底气。 国营军工企业 Yugoimport SDPR 的生产线全年无休,7.62 毫米钢芯弹、122 毫米榴弹从流水线下来,直接用印着 “工业零件” 的木箱封装,仓库里的存货足够武装三个整编师。 更关键的是军工对本国经济的分量 —— 国营厂雇着 2.3 万多工人,私营配套企业还牵连着 2.5 万人的生计,军火出口占了全国出口总额的 6%,养活了近 3% 的家庭。 南部小镇乌日策更夸张,全镇 7 万人里 2.1 万靠军工厂吃饭,之前一度停售弹药时,超市啤酒销量掉了一半,下班点的货架再也没被抢空过。 欧盟的 “弹药慌” 早就藏不住了,武契奇的话刚好踩在点上。 乌军每月得消耗 15 万发 155 毫米炮弹,可欧盟工厂开足马力也只能凑出三分之一,德国莱茵金属的生产线哪怕提到 120% 产能,缺口还是肉眼可见。2025 年 9 月欧盟悄悄调整了采购规则,不再要求立即核实弹药最终用户,只看中转国资质,等于给塞尔维亚开了 “后门”。 德国国防部很快就有了动作,私下和 Yugoimport SDPR 谈妥 2 亿欧元的小口径弹药订单,虽然没明说交付给谁,但明眼人都清楚,这些弹药最终大概率会出现在乌克兰前线。 武契奇敢松这个口,也是吃过 “停售” 的亏。 今年 6 月他曾为了平息俄方不满,一刀切暂停所有弹药出口,结果 16 亿美元订单一夜归零,克拉古耶瓦茨子弹厂门口立马排起离职长队,52 岁的火药灌注工娜达拿着只发 60% 工资的通知单一脸茫然,她只会装底火,根本转不了民用机械的行当。 政府每月 240 欧元的补贴连房贷都不够,贝尔格莱德议会前很快聚起抗议人群,牌子上写着 “要么面包,要么尊严”。 那次停售没换来俄罗斯的好脸色,只得到一句 “负责任态度” 的冷淡回应,反倒让自家经济踩了刹车,二季度增值税收入直接降了 18%。 俄罗斯那边的反应早有预兆。今年 3 月俄对外情报局就点名塞尔维亚两家军工企业,说它们靠伪造最终用户文件,经北约成员国中转弹药到乌克兰,甚至拿出过哈尔科夫前线的弹壳照片,批号直指贝尔格莱德军工厂 2024 年的产品。 当时俄方就放话要冻结能源优惠,虽然后来没真动手,但天然气价格谈判时的态度明显强硬了不少。 现在武契奇公开松口,克里姆林宫还没直接回应,可俄国家杜马已经有人重提 “能源反制”,塞尔维亚冬天的供暖还得靠俄罗斯的天然气,这层风险武契奇不可能不清楚。 欧盟倒是趁机递来了 “甜枣”。布鲁塞尔重启了和塞尔维亚的《稳定与合作协定》谈判,连之前反对塞入盟的波罗的海国家官员都出现在代表团里。 法国外交部早把武契奇请去过巴黎,拿着卢查尼火药厂的夜间热成像图施压,转头又递上 2.3 亿欧元转型贷款,利率比 IMF 便宜一半。 只是这援助藏着条件 —— 要么把军工厂改产民用机械,要么成为欧盟可靠的弹药供应商,武契奇显然选了更能救急的后者。 现在塞尔维亚的军工厂里,新生产的弹药还在往仓库堆,工人不再做无订单生产,只是木箱上的封条换了新样式,不再标注具体目的地。 武契奇在国会答辩时说得实在:“不卖弹药就会失去工作岗位,我们没预算搞补贴,只能靠市场活下去。” 他嘴上仍说 “不会加入北约”,却在欧盟军需体系里越来越重要;口称 “和俄罗斯保持友好”,却悄悄松动了弹药出口的红线。 那些堆满仓库的弹药,成了塞尔维亚最实在的外交筹码。 欧盟需要它们填乌克兰的弹药缺口,塞尔维亚需要它们保住工人的饭碗,至于最终流向哪里,武契奇的表态已经给了答案。 这场围绕弹药的交易里,没有绝对的立场,只有现实的考量,就像武契奇说的那样,先顾好眼前的生计,再谈远方的立场。

0 阅读:0
信息拾者

信息拾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