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杨景钟服役各国军队,打满全场,并奇迹般的活了下来。照片上的他个子不高,

名城探寻 2025-11-12 08:11:51

二战期间,杨景钟服役各国军队,打满全场,并奇迹般的活了下来。照片上的他个子不高,瘦瘦小小,一身的军装皱皱巴巴,正在进行战俘登记。估计他早已习惯这些流程了吧? 1920年,杨景钟生于朝鲜平安道一个农民家庭,彼时朝鲜已在日本殖民统治之下,生存本就艰难。18岁那年,即便因长期营养不良身材瘦小,他还是被日本征兵部队强行抓走——当时日本正推行朝鲜特别志愿兵制度,实则多为强征,数万朝鲜青年就这样失去自由。关东军的训练严苛到极致,他每天被迫超负荷操练,尊严被肆意践踏,却在日复一日的煎熬里,悄悄练出了保命的本能。 1939年的诺门罕战役,彻底打乱了他的军旅轨迹。日军被苏军的钢铁洪流压制,长官急令朝鲜籍士兵组成敢死队炸坦克,杨景钟也在其中。他拎着炸药包匍匐前进,整个人止不住发抖,缺乏经验又过度恐惧让他算错了时间,炸药包提前点燃,没伤到坦克反倒把自己炸晕。醒来时,身边全是苏联红军,日军早已溃散,他成了苏军俘虏。 苏军没虐待他,却把他押往西伯利亚劳改营。那里寒风刺骨,缺衣少食,每天要开荒挖土豆,病死的人不计其数。他却靠着一股执念撑了近三年,后来回忆时只说“想见到家人,不能放弃生命”。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苏军兵力枯竭,高层决定征召战俘补充前线,杨景钟换上红军军装,又被推上战场。 1943年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苏军因补给线过长惨败,23.5万人被俘,杨景钟又是其中一个。没想到德军得知他曾在关东军服役,竟没有为难,反而把他编入国防军第709海防师,派去驻守诺曼底犹他海滩。在德军阵营里,他遇到几个朝鲜老乡,几人偷偷筹划逃跑,可德军监视太严,始终没找到机会。 1944年诺曼底登陆,美军很快占领犹他海滩,杨景钟左腿中弹,再次举起了手。这次被俘后,他伤愈时战争已经结束,既没脸回故乡,又没钱赶路,便对询问他的美军上尉撒谎说家人都死了。上尉可怜他,让他以难民身份去了美国,安置在难民营里。 他没停下求生的脚步,在难民营里学语言、适应环境,把战场上的生存智慧用在了新生活里。1950年听说参军能拿美国绿卡,他立刻报名。朝鲜战争爆发后,他被派回故土,因会日语、朝鲜语、英语,被安排在韩6师做参谋兼翻译,授中尉军衔。1951年下安兴里战斗,韩6师被志愿军全歼,他第五次成为俘虏。 这次被俘后,他在战俘营里反倒显得平静,积极参加活动等待战事结束。两年后战俘交换,他重获自由,回朝鲜老家短暂停留后便再赴美国。美国兑现承诺给了他绿卡,1960年退役后,他在伊利诺伊州定居,次年结婚生子,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 后来媒体找到他,想挖掘“效力五国军队、四次被俘”的传奇,他却屡屡拒绝。为了躲开采访,一家人多次搬家,始终没离开伊利诺伊州——他早已厌倦了战争带来的漂泊,只想守着家人过平静生活。1992年,杨景钟在家中病逝,享年72岁。 杨景钟的一生,常被贴上“变节”的标签,可细究起来,每一次转换阵营都不是主动选择。从被日军强征开始,他就只是战争机器里的一颗棋子,被俘、再服役,全是为了活下去。他的传奇里没有荣耀,只有殖民统治与战争对个体的碾压,以及普通人在绝境中对生的执念。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名城探寻

名城探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