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日本似乎意识到自己在台湾问题上犯了错误,立场继续软化,其官房长官在

御史流芳悠久 2025-11-13 09:43:18

11月11日,日本似乎意识到自己在台湾问题上犯了错误,立场继续软化,其官房长官在今天的发布会上强调“希望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不过中方并没有就此打住,依然通过各种手段发起对日本的全面反击。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今天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所刊发的这篇文章,把当年伪满洲国的问题,跟如今的台海问题做对比。   11月11日这天,日本官房长官在记者会上那番话,听着就跟之前的强硬调门不一样,张口闭口都是“希望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台湾问题”,那态度软得有点刻意,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不是他们突然想通了要尊重中国内政,更像是前阵子话说得太满,被中方连番敲打后,急着找补的缓兵之计。   可中方压根没吃这一套,反击的力度一点没减,尤其是中国驻日使馆当天发的那篇文章,直接把日本的老底给掀了,看得人心里直痛快——文章里把现在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那些说辞,跟九十多年前他们搞伪满洲国的套路摆在一起比。   这一比,好多人才后知后觉:原来日本现在玩的,还是当年军国主义那套老把戏,只不过换了身现代的“马甲”而已。 要弄明白这俩到底有没有区别,得先把当年的事儿扒清楚。   上世纪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正憋着劲要吞掉中国,可直接侵略名声太臭,就得找个“正当”借口。于是他们就发明了“存亡危机事态”这个说法,对外宣称中国东北三省是日本的“安全屏障”,要是不能把这片地方攥在手里,日本就会陷入“生存危机”。   为了把这个谎言编圆,他们甚至自导自演了柳条湖事件——1931年9月18号夜里,日本关东军故意炸毁了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反过来诬陷是中国军队干的,然后以此为借口出兵,没几天就占领了东北三省。   紧接着,1932年他们又扶持起溥仪当傀儡,成立了所谓的“伪满洲国”,对外还装模作样说这是“帮助东北人民建立自治政权”,是为了“保障日本国民的安全”,把侵略的本质包装得冠冕堂皇。   可事实哪是这么回事?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把这里当成了自家的提款机和兵工厂——东北的煤矿、铁矿被疯狂掠夺,粮食被大量运走,无数老百姓要么被抓去当劳工,要么流离失所,甚至还成了日本生化武器实验的受害者。   那时候的“存亡危机事态”,说白了就是日本为了扩张领土编造的谎言,是把自己的安全建立在别人的苦难之上,这是刻在历史里的事实,谁都没法否认。   再看现在日本说的那些话,是不是瞬间就有了穿越感?就在11月11日之前没几天,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上公然说,要是台海出现所谓“武力情况”,比如大陆对台实施海上封锁,那就“可能构成对日本生存的威胁”,算得上是“存亡危机事态”,到时候日本自卫队说不定还能行使“集体自卫权”。   这话一出来,不光中方立刻提出严正抗议,连日本国内都炸了锅——前首相野田佳彦直接说“感到极为震惊”,鸠山由纪夫更是直言这是“煽动危机,为强化军备找理由”。   结果没几天,官房长官就赶紧出来说“希望和平解决”,这前后变脸的速度,比翻书还快。 可不管怎么变脸,核心的论调跟当年建伪满洲国的时候没本质区别——都是把中国的内政问题,跟日本的“国家安全”强行捆绑。   当年是把东北三省说成日本的“安全屏障”,现在是把台湾当成日本的“生存防线”;当年说伪满洲国的建立“与日本安全密不可分”,现在说台海局势“关系日本存亡”;甚至连借口的措辞都懒得换,直接把“存亡危机事态”这个侵略年代的老词搬了出来。   要说真有什么表面区别,可能就是当年的日本还敢直接动手搞侵略,现在只能靠嘴上叫嚣,暗地里给“台独”势力递眼神——毕竟时代不一样了,中国早不是当年任人宰割的样子,日本再狂,也不敢真的派兵干涉台海。 但这表面的区别,掩盖不了本质的一致。   日本现在这么跳,背后的小算盘其实很清楚:这些年他们一直想修宪扩军,摆脱二战后形成的和平宪法束缚,可又怕国际社会反对,就需要找个“外部威胁”当借口。   而台湾问题,正好成了他们眼中的“绝佳素材”——把台海局势炒热,制造“中国威胁”的假象,既能给自己修宪扩军铺路,又能讨好美国,跟着美国搞“以台制华”,顺便还能给“台独”势力打气,可谓是“一举多得”。     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80年前,中国人民用千万人的牺牲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收复了包括台湾在内的所有失地。   说到底,日本现在的涉台论调,跟当年建立伪满洲国的借口,就是换汤不换药。不管包装得多好听,本质都是想干涉中国内政,为自己的野心服务。   但时代真的变了,中国的国力和当年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和决心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管是当年的侵略,还是现在的干涉,都别想得逞。日本要是真敢沿着军国主义的老路走下去,后果只会比当年更惨。希望他们能早点认清现实,别再抱着那些过时的侵略借口不放,不然最后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0 阅读:76

猜你喜欢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