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权臣霍光的夫人因身体不适不能同房,便让贴身丫鬟陪霍光就寝。霍光得知丫鬟没有名字后,便给她取名霍显。不曾想,这个霍显日后导致了霍家的灭族。 公元前68年深秋,长安城笼罩在一片肃杀的氛围中,未央宫深处汉宣帝刘询正在批阅一份密报,上面详细记载着霍家近三年来的所有罪行,这位从民间走出的皇帝,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但握着奏折的手却在微微颤抖。 三年前权倾朝野二十载的大司马霍光病逝,汉宣帝以帝王之礼为其举行葬礼,赏赐黄金七千斤,将其陪葬茂陵,所有人都以为皇帝对霍家恩宠有加,却不知这只是一场精心布局的开端。 霍光辅政期间霍家的权势达到顶峰,霍光的女儿是上官皇后,外孙女成了皇太后,女婿们掌控禁军,儿子霍禹统领羽林军,朝中文武百官,三分之二都是霍家门生,但是真正导致霍家覆灭的却是霍光的夫人霍显。 霍显原本只是东闾氏身边的无名侍女,东闾氏久病在床无力照料丈夫起居,便将这个聪慧的侍女送到霍光身边,霍光得知她没有名字,便赐名霍显寓意显达尊贵,这个名字在当时是恩赐,日后却成了霍家灭亡的讽刺。 霍显绝非寻常女子,她通过细心照料霍光的起居很快获得宠爱,更重要的是她懂得经营人脉,府中管事的儿子想进太学她暗中疏通关系。 账房先生母亲病重她送去名贵药材,渐渐地整个霍府的消息都会先传到她耳中,东闾氏病逝后霍显顺理成章成为霍府女主人,为霍光生下霍禹、霍成君等子女。 汉宣帝即位后坚持册立结发妻子许平君为皇后,而非霍家女儿,霍显勃然大怒认为霍家对汉室有再造之功,皇后之位理应属于霍成君。 许皇后产后体弱,需要女医淳于衍调理,霍显得知淳于衍的丈夫想在长安谋职,便将其召入密室桌上摆着金锭,霍显直言:皇后体弱若用药稍有不慎也是常事,事成之后您丈夫的前程霍家一句话便可解决,淳于衍起初拒绝,霍显冷笑:得罪霍家的下场您应该清楚。 在威逼利诱下淳于衍最终在许皇后的汤药中加入过量附子,许皇后服药后不到半个时辰便毒发身亡,太医令察觉脉案有异要求彻查,霍显慌忙跪在霍光面前哭诉实情,霍光震怒之余考虑到霍家根基,还是将此案压了下去。 第二年霍成君如愿成为皇后,霍显的野心却更加膨胀,当汉宣帝立许平君之子刘奭为太子时,霍显气得吐血教唆女儿:必须除掉太子,否则霍家将无立足之地。 霍成君多次邀请太子入宫用膳试图下毒,但汉宣帝早有防备,安排专人试毒,计划屡屡失败。 霍光去世后失去约束的霍家更加骄横,儿子霍禹经常称病不上朝,却带家奴去上林苑打猎践踏农田,有御史弹劾,他竟派人到御史府叫骂,逼得御史当众下跪,霍云看中一处宅院原主不卖,他就强行霸占。 最令人不齿的是,霍显竟与霍光生前的家奴冯子都私通,民间歌谣讽刺:霍家富贵谁能比,夫人爱奴不知耻,霍家还大肆扩建霍光陵墓,用黄金装饰墓道,规模超过皇陵耗资数以亿计。 汉宣帝表面恭敬暗中却步步为营,他先提拔刚正不阿的魏相为丞相,制衡霍家势力,接着以加强皇宫安全为由,将禁军指挥权从霍家女婿手中收回,最关键的是他表面提升霍禹为太傅,实则剥夺其兵权,同时暗中调查许皇后死因,培植许氏外戚和寒门子弟,形成对抗霍家的新势力。 公元前66年霍家处境危急,许皇后被毒杀的旧案被重提,霍显召集族人密谋,当她说出真相时众人惊恐万分,霍显冷笑: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绝望中他们制定了谋反计划,由上官太后设宴杀死魏相等人,废黜汉宣帝立霍禹为帝。 但是霍云的亲信因分赃不均向汉宣帝告密,七月汉宣帝雷霆出击,调动禁军包围霍府,霍山、霍云自杀霍禹被腰斩,霍显被当众处决数千相关人员被杀,霍成君被废后囚禁十二年后自缢身亡。 霍家覆灭后,汉宣帝并未否定霍光功绩,在麒麟阁为其画像但不题名只写官职,这既是认可也是警示,史官评价霍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意指他缺乏识人之明,最终被身边人所害。 霍显从无名侍女到权倾朝野本可成就传奇却因贪婪毁灭一切,她想让霍家更加显赫,结果却让霍家罪恶显于天下,权力如烈酒少饮御寒,多饮伤身,依靠阴谋获得的富贵,终将在历史审判中化为泡影。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