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针对中方琉球表态发难,批评相关内容并声称“中方干涉内政”。 可是,琉球本来就不是日本的固有领土,何来“内政”可言? 明清时候,琉球是个独立的王国,国王要向中国皇帝进贡,接受册封,就像邻里间互相往来但各过各的日子,跟日本半毛钱关系没有。直到1879年,日本仗着武力强,硬是把琉球吞了改成冲绳县,这事儿当年清朝就没认,国际上也没正经给个说法。 再看二战后的规矩,《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都明明白白写着,日本的主权只能在本州、北海道这些小岛,其他靠武力抢来的地儿都得还回去,琉球显然就在“抢来的地儿”里头。 后来美国把琉球当成自己的托管地,1971年又私下跟日本签了协定,把“施政权”给了日本,可“施政权”不是“主权”,就像你借了别人家的房子住,不代表房子是你的。 更关键的是,当年签《旧金山和约》的时候,中国根本没参加,这和约对咱们来说本来就不算数,日本拿这个当依据,纯粹是自说自话。这么看,中方提琉球问题,是说历史遗留的事儿,跟“干涉内政”八竿子打不着,反倒是日本占着别人的地盘还喊冤,有点不讲理了。 那日本为啥这么紧张?说白了,是自己心里虚,怕这层“遮羞布”被扯下来。先从历史根儿上说,日本对琉球的统治本来就没那么名正言顺。 当年吞并琉球后,就逼着当地人改说日语、改风俗,想把琉球人的身份抹掉,可这么多年过去,琉球人还是有自己的念想。去年有调查说,41%的琉球人觉得自己首先是“琉球人”,而不是“日本人”,比十年前多了一大截,还有超过六成的人反对美军在当地建基地。 中方一提琉球问题,等于把这层历史伤疤揭开了,日本怕当地人的身份认同越来越强,万一以后要求自治甚至独立,自己根本扛不住。 更要命的是琉球的战略位置太重要了。琉球就像西太平洋的“十字路口”,美军在这儿建了十几个基地,普天间基地、嘉手纳基地都在这儿,是美日同盟围堵亚太的关键支点。 要是琉球地位真成了争议话题,当地民众肯定更反对美军基地,到时候基地搬不走、用不了,美日的军事布局就垮了一大块。日本这些年一直想借美日同盟当“靠山”,要是琉球出了岔子,等于断了自己的“左膀右臂”,在亚太的话语权得掉一大截。 还有国际上的面子问题。日本总想着当“正常国家”,到处刷存在感,可琉球问题一摆出来,全世界都能看见它当年侵略扩张的老底。 之前中国在联合国说琉球人是“原住民”,还提了主权争议,这可是头一回在国际大场合把话说得这么明,400多个国际学者都站出来支持琉球人的自决权。 日本怕这事儿越闹越大,以后不管是跟中韩争领土,还是在国际组织里发言,腰杆都硬不起来,毕竟自己占着别人的地儿没理在先。 经济上的小算盘也让日本揪心。琉球的旅游业、渔业都是当地的支柱,也是日本的“钱袋子”之一。要是局势一紧张,游客不敢去了,渔业合作受影响,当地经济一落千丈,老百姓的怨气肯定更大,到时候抗议、游行少不了,日本政府光维稳就得头疼。 更别说琉球附近的海域有不少资源,要是地位没定下来,这些资源怎么分也成了难题,日本可不想到手的“肥肉”飞了。 最让日本犯嘀咕的是,中方提琉球问题,正好戳中了它的“软肋”。这些年日本总在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上挑事儿,动不动就说“干涉内政”,现在中方拿出琉球这个历史遗留问题,等于告诉它“别只说别人,先看看自己”。 日本怕这种“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套路,要是以后中方老提琉球问题,它再想在其他领土争端上做文章,就没那么容易了,等于自己给自己套了个“紧箍咒”。 这么一看就明白了,日本喊“干涉内政”纯粹是虚张声势,其实是自己心里有鬼——历史上站不住脚,战略上输不起,国际上没面子,经济上怕吃亏。 中方不过是把憋了多年的历史真相说出来,日本就急得跳脚,恰恰说明琉球问题是它的“命门”。 说到底,不是中方多“咄咄逼人”,是日本自己占着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心虚罢了。 信息源:中方点名琉球议题有何深意 历史与现实的博弈 —— 中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