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决裂了! 德国总理默茨近日公开表示,绝不会允许由中方生产的组件进入德国未来的6G网络建设中来。 说白了,就是要把技术和安全议题政治化。可问题是——德国真的承受得起吗? 先不说别的,单是眼前的“换设备”成本就够德国喝一壶的。现在德国运营商的网络里,近六成设备都是中国产的,这些设备不是说拆就能拆的,得先花钱买新的替换,还得请人调试,期间网络可能断信号,损失全得自己扛。有测算说,光替换现有5G设备就得花三十多亿欧元,折合人民币两百多亿,这还只是看得见的钱。 6G设备更复杂,要是完全不用中国组件,找爱立信、诺基亚这些厂商供货,他们的东西本来就比中国的贵三成,再加上专利授权费、后期维护费,算下来建设成本得翻个跟头。 这些钱最后要么让运营商自己扛,利润跌了股价肯定崩;要么摊到老百姓头上,手机套餐费、宽带费得涨一大截,本就受通胀影响的日子更不好过了。 更要命的是技术上根本绕不开中国。6G不是简单的“更快的5G”,它能让工厂里的机器人“看见”故障,让无人机在暴雨里精准送货,核心就得靠“通感一体”的模组,这东西全球现在只有中国的中兴、华为能批量生产,质量还稳定。 德国想找替代品?爱立信的样品测试了好几次,延迟根本降不下来,达不到工厂生产的要求;诺基亚的模组倒是能凑合用,可产能跟不上,要货得等半年,6G商用计划肯定得往后拖。 国际上6G标准明年就要开始制定了,后年就得定技术规范,德国要是现在还卡在设备上,等别人都开始建网了,他们连测试都没做完,妥妥地落后好几年。 这对德国吃饭的产业来说简直是釜底抽薪。德国最牛的就是工业4.0,那些宝马、奔驰的工厂,靠机器联网实现柔性生产,一个车间能同时造十种不同的汽车,这全得靠6G的低延迟、高精准支持。要是6G建得慢或者技术不达标,机器人反应慢半拍,生产误差就会变大,汽车质量上不去,订单就得被别人抢走。 更糟的是,中国新能源车已经在欧洲卖得很火了,去年在德国本土市场都占了12%的份额,要是德国车企因为6G落后,自动驾驶、智能互联这些功能跟不上中国车,以后的日子更难熬。西门子、博世这些巨头早就急了,内部会议上都在哀叹“等不起”,因为他们的智能机床、工业软件全得靠6G网络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德国内部早就吵翻了天,这种分裂带来的损失更难扛。默茨喊着“技术自主”,可德国财长转头就跑到北京谈合作,毕竟中国是德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去年双边贸易额两千多亿欧元,好多企业的原材料、市场都离不开中国。 车企想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政府却在技术上搞封锁,企业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合规成本蹭蹭涨,今天合规的产品明天可能就不让用,计划全被打乱。 老百姓也不买账,替换设备的钱要是用公共资金补,纳税人肯定不乐意;要是让运营商自己扛,最后还是涨套餐费,城乡数字差距也得拉大,偏远地区可能好几年用不上6G。 就算德国硬扛着搞“独立”,欧盟内部也不是一条心。法国、意大利都觉得该搞风险管控,而不是一刀切封堵,他们更想通过合作标准来保安全。欧盟本来计划2026年搞统一的6G安全框架,德国这么一闹,很可能把欧盟的整体布局搅黄了。 要是欧盟内部都分裂了,在6G标准制定上就没话语权,最后得跟着美国或者中国的规则走,反而丢了所谓的“数字主权”。美国倒是拉了个6G联盟,可他们的建设成本比中国高三四成,技术也没领先多少,德国跟着他们干,最后可能既花了冤枉钱,又没占到便宜。 说到底,6G不是单个设备的事儿,是一整套技术生态,中国现在光6G专利就占了全球三成多,核心技术和产业链都攥在手里,连国际标准里的接口协议一半都是中国提的。 德国非要把这么重要的合作伙伴拒之门外,就像盖房子故意不用结实的地基,非要找些次品凑数,最后要么盖得慢,要么盖起来也不牢固。 现在全球都在抢2030年6G商用的先机,德国要是因为政治操弄落后了,工业、科技、经济都会被拖累,这些损失可不是短期内能补回来的。 所以说,默茨的表态看着强硬,实则是给自己挖坑,德国真不一定扛得住这份代价。

阿东
那么德国的6G至少要推迟20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