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舰与山东舰受制于甲板长度,不能起飞固定翼预警机,这个问题我们是怎么解决的呢?航母的服役年限可达50年左右,辽宁舰和山东舰才服役十几年,日子还长着呢。但是目前辽宁舰与山东舰由于甲板比较短且没有弹射功能,无法起降大型的固定翼预警机,只能靠直升机进行预警,这严重制约了辽宁舰与山东舰的战略战术能力,那这个问题我们是怎么解决的呢? 辽宁舰和山东舰作为中国海军的前两艘航母,设计上采用了滑跃式甲板,这种结构让舰载机起飞时得靠自身动力加上甲板末端的上翘坡道来加速脱离舰体。辽宁舰是2012年服役的,山东舰是2019年服役的,按照航母一般能用50年左右的寿命计算,它们还有大把时间在役。但问题就出在甲板长度和起飞方式上,辽宁舰全长约304米,山东舰约315米,甲板跑道有限,没配备弹射器,所以大型固定翼预警机比如空警-600这种,机身重、需要长距离加速的家伙,根本没法正常起降。 空警-600是螺旋桨驱动的预警机,雷达盘大,起飞时对速度要求高,滑跃方式下容易出问题,着陆也得靠阻拦索,但整体兼容性差。目前这两艘舰只能用直-18J之类的预警直升机来凑合,直升机能垂直起降,携带雷达执行警戒任务,但探测距离顶多几百公里,滞空时间短,受天气影响大,远不如固定翼预警机那种能飞上千公里、持续监控大片海域的能力。这直接拉低了航母编队的作战半径和预警响应速度,在远海行动中容易暴露弱点,战略上就吃亏。 要解决这个短板,总不能直接把辽宁舰和山东舰大卸八块改装吧,那成本高、时间长,还得停役好几年。其他国家有类似情况,比如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本来也是滑跃式,后来花大钱加了弹射器,但咱们没走这条路。咱们的思路更务实,直接开发配套舰艇来补齐功能。具体来说,就是把076型两栖攻击舰拉进来当帮手。076型是新一代两栖舰,首舰叫四川舰,刚在2025年11月完成了首次航行试验,下水没多久。 它跟之前的075型不一样,创新用了电磁弹射和阻拦技术,甲板长度够用,能直接弹射固定翼飞机起飞。空警-600这种预警机正好适合在上面操作,因为它是螺旋桨机,没高温尾焰,不会烧坏甲板,弹射后能平稳升空,提供广域雷达覆盖。实战中,076型跟辽宁舰或山东舰组队,形成一种准双航母编队:航母负责战斗机如歼-15的起降,076型专管预警机和部分无人机,这样整体战斗力就翻倍了。一艘航母加一艘两栖舰,相当于两艘航母的预警和打击能力,航母编队在南海或西太巡航时,预警范围能扩展到上千公里,战术上更灵活。 为什么076型能行呢?因为它本来就是多功能舰,排水量4万吨级,造价比055型驱逐舰低一半左右,生产速度快,工业产能跟得上。075型两栖舰已经服役几艘了,076型在它基础上升级,电磁弹射是关键技术,能让预警机快速出动。海军测试显示,这种弹射系统效率高,兼容性好,不像蒸汽弹射那么维护麻烦。 相比直接给老航母加弹射器,这个方案省钱省力,还不耽误辽宁舰和山东舰的现役任务。举例说,在编队作战中,辽宁舰放飞歼-15去拦截,076型同时弹射空警-600去扫描敌情,直升机从两栖舰上辅助补位,整个体系就完整了。福建舰作为第三艘航母,已经是平直甲板加电磁弹射的,能直接起降空警-600,但它服役后主要用于远洋主力,辽宁和山东还是得靠这种搭配来提升。 当然,这个方案不是完美无缺。076型毕竟是两栖攻击舰,主业是支援登陆,搭载两栖装备和直升机,如果全用来当预警平台,可能牺牲部分登陆能力。但在实际部署中,可以根据任务调整,比如和平时期多练预警,战时切换模式。相比之下,直接让076型当轻型航母起降战斗机不行,因为歼-15和歼-35是重型机,尾焰温度高,普通甲板扛不住,得用专用航母甲板材料。预警机没这个问题,螺旋桨机温和多了,加上阻拦索,着陆也稳当。海军已经在演习中验证这种组合,效果不错,弥补了滑跃航母的先天不足。 长远看,航母技术在迭代,辽宁舰和山东舰作为起步型号,服役十几年了,但海军整体实力在涨。076型的批量建造,能让老舰继续发挥作用,不用急着退役。工业能力强,造舰速度快,一年几艘不成问题,成本控制好,不会像国外那样拖延。相比日本的出云级改装航母,咱们的方案更接地气,不搞大动干戈,直接用新舰补老舰短板。国际上类似例子有,美国用两栖舰搭载F-35B,但咱们的电磁弹射更先进,针对预警机优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