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印度政府是真聪明,也真明智,在中日摩擦不断,停航撤侨时,印度这时候却反手向

御史流芳悠久 2025-11-26 10:46:37

号外!印度政府是真聪明,也真明智,在中日摩擦不断,停航撤侨时,印度这时候却反手向中国敞开了怀抱:全面恢复旅游签。 不要小看印度的这个动作,这里面可潜藏着万亿级商机。再回顾一下日本近期的作为,自从中日发生摩擦后,仅仅为数不多的几天,已导致超过50万张赴日机票被退订,有分析指出经济损失已高达2.2万亿元。   作为印度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旅游业直接与间接带动的就业人口超4000万,对GDP的贡献占比常年稳定在6%左右。   2023年印度GDP已达3.63万亿美元,旅游业本身就存在巨大增量空间,中国游客的加入无疑会为该板块注入强劲动力。   印度旅游部此前的调研结果显示,尽管中国游客海外人均消费较疫情前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2024年中国游客在新加坡的人均支出就达8100多元人民币,这笔消费若转移至印度,将直接拉动餐饮、住宿、交通等全产业链发展。   印度的考量远不止于旅游业本身。作为印度连续多年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印经贸合作基础深厚,2025年度双边贸易额预计将突破1500亿美元,这种紧密的经济绑定让旅游合作成为撬动双赢的重要支点。   中国游客带着消费需求走进印度,目光所及的不仅是泰姬陵的庄严与喀拉拉邦的海滩风光,还有印度的手工艺品、医药产品和特色农产品,这些都可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贸易订单。   印度手工艺品协会已明确表示,正在筹备针对中国游客的特色展销活动,仅手工地毯与珠宝首饰两类商品,预计销售额就能提升20%。   这个决策背后,还藏着清晰的地缘政治考量。莫迪政府一直强调战略自主,不愿完全依附美国,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是其核心外交思路。   印度外长苏杰生近期飞赴莫斯科会晤普京,目的就是巩固印俄合作关系,而向中国敞开旅游大门,同样是在释放友好信号。   这种务实姿态既能让印度在经贸领域获利,又能提升其在亚洲外交舞台的话语权,与日本追随美国进行涉台挑衅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那些在涉台问题上肆意刷存在感的日本政客,似乎完全忽略了旅游业对本国经济的重要性。中国游客曾是日本免税店、药妆店的核心客群,东京银座不少商家依靠春节期间的中国游客,就能完成全年一半的销售额。   如今50多万张赴日机票被退订,经济损失已清晰可见,野村综合研究所的预测还只是保守估计,若摩擦持续至春节旅游旺季,损失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印度精准抓住了这个市场空窗期,配套措施的完善更显诚意。印度旅游部已联合航空公司推出“中印旅游特惠套餐”,将签证办理时间从72小时压缩至24小时,同时在泰姬陵、红堡等热门景点增派中文引导员,甚至要求主要酒店的服务人员掌握基础中文用语。   中国游客的出行选择正在发生明显转变。社交平台上,不少原本计划赴日旅游的网友,已开始讨论印度旅行攻略。   有人询问喀拉拉邦回水游船的预订方式,有人打听瓦拉纳西的安全注意事项,还有人分享印度手抓饭的打卡体验。这种消费需求的转移,正是印度希望看到的结果,也是日本旅游业最担忧的局面。   国家间的交往,终究要回归到实际利益的考量。日本用政治挑衅换来了旅游业的寒冬,印度用开放姿态迎来了发展机遇,这一冷一热的鲜明对比,清晰展现出不同决策的得失。   中国游客的脚步不会停滞,只是会更加倾向于那些态度友好、行事务实的目的地。   印度的举动也给其他国家提了醒,中国市场从来都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那些愿意放下偏见、真诚寻求合作的国家,总能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而那些妄图在敏感问题上挑衅的势力,最终只会自食恶果。   日本旅游业的“寒冬”尚未结束,印度的“春天”才刚刚启程,这场市场机遇的争夺战已经证明,国家间的博弈,最终拼的还是格局与务实精神。   随着中印旅游合作的不断深化,更多利好政策有望陆续出台。印度已着手研究简化商务签证办理流程,计划将旅游领域的合作延伸至经贸、文化等多个维度。   这种从单一合作走向多元共赢的布局,才是真正可持续的长远发展之道。反观日本,若不能及时纠正错误立场,错过的将不仅是中国游客的消费力,还有整个亚洲市场的信任。   如今打开印度旅游局官网,首页已挂上醒目的中文欢迎标语。这个细节的背后,是一个国家对市场机遇的敏锐捕捉,更是对时代发展趋势的准确判断。   在全球化浪潮遭遇波折的今天,合作共赢永远比对抗挑衅更具生命力,印度的选择,为所有国家提供了一份关于合作与共赢的鲜活案例。

0 阅读:31

猜你喜欢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