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真的愿意重复G8?】 近期,欧盟外交与安全高级代表卡拉斯的一番表态引发国际社会广泛讨论,她明确拒绝俄罗斯重返 G8 的计划,更提出和平谈判的核心应是俄罗斯作出包括削减军队规模、核预算及军事预算在内的妥协。 这番言论听起来仿佛战场上的局势朝着有利于乌克兰的方向倾斜,甚至让人误以为乌克兰的 “艾布拉姆斯” 坦克已经逼近莫斯科,但现实情况却远比口头表态更为复杂。 卡拉斯的表态并非孤立存在,背后牵扯着欧盟与美国在俄乌问题上的战略分歧。 此前美国特朗普政府曾抛出 “28 点” 和平计划,要求乌克兰作出重大领土让步并限制军力,这一计划引发欧洲强烈反对,卡拉斯的强硬立场某种程度上是欧盟对美国单边操盘的回应。 欧盟一直试图在乌克兰问题上争取更多话语权,毕竟作为援乌的积极一方,其前期投入的大量资金援助若因乌克兰割地求和而付诸东流,对欧洲而言将是不小的损失。 同时,欧盟也希望通过这种表态展现战略自主,减少对美国的安全依赖,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重返白宫后,欧洲对美国的可靠性愈发不信任。 但脱离战场实际的表态难以改变现实格局。 被寄予厚望的美国 “艾布拉姆斯” 主战坦克,在乌克兰战场上的表现远不如预期。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曾公开承认,这些坦克没能发挥作用,乌军不仅人手不足,士兵对装备的不熟悉更让其性能大打折扣。 根据各方报道,美国最初向乌克兰提供的 31 辆 “艾布拉姆斯” 坦克中,已有多达 20 辆被摧毁,有俄方专家甚至称实际损失数量更高,如今乌军手中剩余的坦克已不足以编成完整作战单位。 这些坦克非但没能抵达莫斯科,其残骸反而曾被运到莫斯科俯首山公园公开展出,成为俄军展示战果的象征。 俄军通过无人机引导制导炮弹打击、使用巡飞弹猎杀等方式,针对性破解了西方坦克的防护优势,而坦克自身沉重的体型也给维修和保障带来巨大困难。 围绕俄罗斯重返 G8 的争议,更暴露了国际社会的深层博弈。事实上,欧洲内部对此早已分歧严重,英、德、法曾牵头起草提议,计划在冲突结束后邀请俄罗斯重返 G8,以重启俄欧经贸往来,但这一提议遭到德国总理默茨等多国反对。 美国则暗藏私心,试图通过邀请俄罗斯重返 G8、解除制裁等手段,将俄罗斯从现有合作伙伴身边拉回西方阵营,以便集中精力应对其他挑战。 而俄罗斯对此却表现冷淡,克宫早已有言在先,对 G8 不再感兴趣,如今其更关注 G20、金砖国家等多边平台,中俄贸易额突破 2400 亿美元的务实合作,也让西方的 “画饼” 难以产生吸引力。 卡拉斯的表态或许能暂时占据道义制高点,但在复杂的地缘政治和残酷的战场现实面前,任何脱离实际的要求都难以落地。 俄乌冲突的解决终究需要基于各方利益的平衡与互信,单纯要求某一方单方面妥协,既不现实也不利于和平进程。 这场围绕和平方案与国际组织席位的博弈,本质上是全球治理秩序话语权的争夺,而最终的走向,终将由各方的实力对比与利益契合点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