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委会追着中国办奥运?奥委会主席巴赫曾说:中国应该发扬一下大国精神,主动承担

乐瑶生活 2025-11-26 15:25:35

国际奥委会追着中国办奥运?奥委会主席巴赫曾说:中国应该发扬一下大国精神,主动承担起申办奥运会的责任!结果中方根本不入套。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国际奥委会最近有点着急,急到让外界都看明白了,他们越来越想让中国再办一次夏季奥运会。   主席巴赫五年三访中国,每次姿态都放得很低,态度像是在拜托一位“关键先生”出手相助,这种期待背后的意图并不难理解,奥运会越来越难找到愿意接盘的人了。   过去申奥像抢红包,城市一个接一个举手,如今却变成了“你来吧”“不你先”,最后谁都不想动,奥运会的光鲜亮丽是镜头前的事,账本翻到背面,看到的却是另一幅景象。   蒙特利尔花了30年靠特别税才把1976年的窟窿补上,雅典用尽国家财力建了场馆,如今大部分都被荒草占着,东京更夸张,预算像吹气球一样涨到原来的三倍,最终亏得让日本人至今提起来都叹气,城市想靠奥运带动经济,结果发现是先被奥运带沉。   国际奥委会不是不知道这些问题,但项目越办越多、要求越提越高,赛事规模从几十年前的简装版升级到如今的旗舰豪华版,场馆、酒店、交通、安保,每一项都是实打实的支出。   国家和城市在面对压力时自然会犹豫,不是办不起,而是不值得,巴黎、洛杉矶这些发达城市一申一退,只能把开销压到最低,匈牙利布达佩斯更干脆,市民反对,政府撤回申请。   2032年更离谱,最后只剩布里斯班一个选手,国际奥委会只能顺势宣布“恭喜你,获得承办权”。   也正因为如此,奥委会会盯上中国,毕竟近几十年来,真正达到“既办得好、还能不亏钱”的国家屈指可数。   北京2008年以高效率完成了历史性的工程,还实现了难得一见的盈利,2022年冬奥会更在节约模式下办出全球公认的水准,从场馆利用到组织方式都被视为可复制的典范。   中国的综合能力、有序管理、基础设施以及赛后利用体系,对国际奥委会来说简直是解题答案。   但这一次,中国没有点头,原因很简单,也很现实,国家的发展重点已经和二十年前不一样了,那时城市基础设施需要补课,而奥运会恰好提供了催化剂,如今全国城市建设已经步入成熟阶段,靠办奥运带动地铁、场馆、道路建设的意义不再那么突出。   与此同时,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养老体系,这些才是真正牵动民生的领域,把大量资金投向那里,比再办一届奥运会更能让人受益。   更要命的是,国际奥委会这几年对城市的要求并未降低,一些指标反而水涨船高,例如必须提供数量庞大的高星级酒店房间,必须有符合最新标准的专业场馆,还要保证赛后多年的持续维护能力。   对许多国家来说,申办从来不是“能不能办”,而是“值不值得办”,在这种前提下,中国不愿意被扣上“国际责任”的帽子,也不会因为外界期待就承担不必要的巨大成本。   巴赫的到访与劝说,本质上是一种希望,但中国的回应却体现出另一种成熟,支持奥林匹克运动不等于必须义务承办所有风险最高的赛事。   国际奥委会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让奥运会回归体育本质,用更精简、更务实的方式降低城市负担,而不是依赖某些国家来填补模式存在的缺陷。   国际奥委会的焦虑是真实的,但中国的坚定同样合理,中国没有把拒绝当成姿态,而是用行动告诉世界,一个真正负责的大国,不是靠“冲动承担”来体现担当,而是懂得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方式参与全球事务。   国际奥委会可以继续改革,世界也会继续变化,但中国这次的坚持,或许才是给奥运未来最有意义的一次提醒。   对此,大家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积极讨论!

0 阅读:33
乐瑶生活

乐瑶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