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被以色列代表给痛骂了一顿!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联合国第80届大会上宣布法国承认巴勒斯坦、呼吁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坚决落实“两国方案”之后,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达农不仅痛斥了马克龙是赤裸裸的作秀。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联合国讲台上郑重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话音未落,以色列代表的怒吼就震动了会场。 这场外交风暴让昔日盟友几乎彻底撕破脸皮。 联合国第 80 届大会的巴以问题讨论现场,气氛本来就剑拔弩张,马克龙的发言直接让矛盾公开爆发。他是在沙特阿拉伯召集的落实 “两国方案” 国际会议上表态的。 当时比利时、卢森堡等五个欧洲国家也一同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马克龙站在发言台前说得很恳切,强调 “这是唯一能让以色列实现和平的解决方案,也是对哈马斯的打击”,还明确呼吁 “停止轰炸加沙、停止屠杀和驱逐,现在是时候释放哈马斯扣押的 48 名人质了”。 不过他也留了余地,提到在加沙停火且人质获释前,法国不会在巴勒斯坦开设大使馆,同时承诺不会放弃打击反犹太主义。 这番话刚落地,巴勒斯坦代表团当场起立鼓掌,可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达农几乎是立刻冲上台回应,情绪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 他对着话筒直言 “这完全是脱离现实的表演”,指着台下怒斥马克龙 “用承认巴勒斯坦国作秀,却无视以色列的安全关切”,还强调 “在哈马斯没有缴械、没有为袭击负责的情况下谈建国,就是对以色列民众的背叛”。 达农的痛斥持续了近十分钟,期间多次被会场的骚动打断,而美国代表团则全程保持沉默,显然是站在以色列一边。 其实这场公开冲突早有伏笔。早在 7 月,马克龙就放出风声,说要在联大期间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当时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就直接拒绝了他访以的请求,放话 “撤回决定才能谈访问”,以色列外长萨尔更是强硬表态,称法国若坚持承认,马克龙就 “没可能” 踏上以色列土地。 马克龙当时还特意给内塔尼亚胡写了封信,反驳说 “占领加沙、强迫人流离失所永远不会带来胜利”,但双方始终没能达成共识,矛盾就这么拖到了联大现场。 更值得留意的是,马克龙的举动并非孤立,而是带动了一波西方阵营的立场转变。就在他表态前一天,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已经先一步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加上西班牙、爱尔兰等早前承认的国家,西方对巴以问题的态度明显出现了分裂。 日本首相石破茂甚至在联大直言 “日本承认巴勒斯坦国只是时间问题”,还警告以色列若阻碍 “两国方案”,日本会采取新措施。 不过美国依旧强硬,不仅缺席了马克龙牵头的会议,还在安理会一票否决了涉加沙停火的决议草案,前总统特朗普更是专门组织另一场会议,反复强调 “我一生都站以色列一边”。 这场交锋还牵扯出不少细节上的博弈。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本来想亲自参会,却因为美国拒绝发放签证,只能在万里之外通过视频感谢各国承认。内塔尼亚胡为了参会更是绕开多个欧洲国家领空,多飞了 600 公里,就为了规避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连随行人员都缩减了规模减重省油。 马克龙自己也遭遇了小插曲,宣布承认的当晚,他的车队在纽约街头被截停给特朗普车队让路,打电话沟通无果后,只能步行 30 分钟回领事馆,两人第二天同场采访时更是零交流,火药味十足。 达农的痛骂虽然解气,却挡不住国际社会的大趋势。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八成的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连以色列前国家安全委员会高级主管戈洛夫都坦言,以色列就算取得军事胜利,拿不出政治解决方案也注定失败。 而马克龙的表态也引发了连锁反应,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很快呼应,呼吁哈马斯缴械,还谴责了去年 10 月的越境袭击,试图展现治理诚意。 现在再看这场联大上的激烈交锋,本质上是巴以问题长期矛盾的集中爆发,也是西方阵营内部裂痕的公开暴露。达农的痛斥代表了以色列的强硬立场,马克龙的表态则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停火和 “两国方案” 的迫切需求。 这场博弈显然不会就此结束,后续以色列是否会采取反制措施,更多国家是否会跟进承认巴勒斯坦国,都让巴以问题的走向充满了变数,而联合国大会上的这场争吵,不过是漫长斡旋中的一个缩影。 法国在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同时,也向巴勒斯坦提出了治理改革的要求。 马克龙强调,巴勒斯坦必须进行必要改革,以确保未来巴勒斯坦国的稳定和有效治理。 这表明外交承认只是开端,而非终点。 信源:金羊网
马克龙被以色列代表给痛骂了一顿!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联合国第80届大会上宣布法国承认
烟雨评社
2025-09-28 14:43:14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