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不冤?9月陕西西安,一房东因租客拖欠租金,几次联系不上后,为了能继续出租房屋,就擅自将租客的东西清空,不料,后来租客得知此事后,竟找到房东索要1万8的赔偿,在遭到拒绝后,就将其告上法庭,法院这样判了! 西安碑林区某社区服务中心的普法讲堂上,法官蒲晖举起一份民事判决书复印件:“这张 17700 元的赔偿单,给所有房东敲响了警钟。” 台下,曾因清空租客物品败诉的房东张建国攥紧了拳头,半年前,他还坚信 “租客欠租在先,我扔东西天经地义”,直到法院二审维持原判,他才明白自己踩了法律的 “大坑”。 这场普法活动,正是蒲晖法官结合张建国的案例,为社区居民拆解租赁纠纷里的隐形风险。 2024 年 4 月的西安,张建国的出租屋里一片狼藉。租客王先生已拖欠 3 个月房租,电话不接、短信不回,眼看房屋空置损失越来越大; 他找来搬家公司,将屋内的笔记本电脑、紫砂茶具、纪念章等物品一股脑扔进楼下垃圾桶。“当时觉得他违约在先,我清理房屋是为了减少损失。” 张建国在法庭上反复强调,却没料到这些被丢弃的物品里,光是那套刻有租客祖父名字的纪念章,就被鉴定价值 8000 元。 一审法庭上,双方的交锋剑拔弩张。王先生提交的购物凭证和物品鉴定报告清晰显示:笔记本电脑 5200 元、打印机 2500 元、紫砂茶具 2000 元、纪念章 8000 元,合计 17700 元。 “我承认欠租有错,但他凭什么毁了我祖父留下的纪念章?” 王先生的质问让张建国哑口无言。蒲晖法官当庭厘清了关键边界:“租客欠租是违约行为,属于经济纠纷; 房东丢弃物品是侵权行为,侵犯财产所有权,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这个结论让张建国始料未及,他以为 “先违约者担全责”,却忽略了物权与债权的法律区分。 不服判决的张建国提起上诉,2024 年 9 月的二审法庭上,他拿出与王先生签订的租赁合同,指着其中 “合同终止后房东可清理物品” 的条款辩称:“这是双方约定好的。” 但蒲晖法官的解读直击要害:“即便有约定,也需满足三个条件:提前通知租客、妥善保管物品、对贵重物品单独处置。你既未通知,又直接丢弃,约定自然失效。” 更让张建国懊悔的是,他得知南京曾有类似案例:房东虽提前通知租客,却因未制作物品清单、将衣物放在楼道被清洁工清理,仍被判承担 80% 赔偿责任。 二审最终驳回上诉,张建国不得不支付 17700 元赔偿款。 普法讲堂的互动环节,有房东追问:“遇到欠租失联的租客,到底该怎么办?” 蒲晖法官结合张建国的教训,给出了 “三步走” 方案; 首先用短信、书面函件等可留存证据的方式催缴,明确告知解除合同的期限;其次若租客仍失联,联系社区、物业或民警到场见证,对物品逐一清点、录像、造册,妥善保管并告知领取方式; 最后通过诉讼要求支付租金和违约金。“张建国若当时这么做,不仅能追回租金,还能避免赔偿。” 蒲晖法官的话让台下的张建国频频点头。 如今,张建国成了社区里的 “租赁纠纷警示员”。他把自己的判决书复印件贴在出租屋门口,还制作了 “房屋租赁风险提示卡”,分发给其他房东,上面详细列明了催租流程、物品处置规范等要点。 每次有新租客入住,他都会特意强调:“欠租我会依法追讨,但你的物品我绝对不会乱动。” 最近,他的出租屋又迎来了新租客,签订合同时,他主动添加了 “物品保管条款”,明确约定失联后的处置流程,还邀请物业工作人员作为见证人签字。 普法活动结束后,张建国留下来向蒲晖法官请教最新的租赁法规。“以前觉得自己有理就不怕,现在才知道依法办事才是真的有理。” 他感慨道。夕阳透过社区服务中心的窗户,洒在那份 17700 元的赔偿单复印件上,也照亮了张建国眼里的释然。 这笔代价沉重的 “学费”,不仅让他懂了法,更教会了他如何用规则保护自己与他人的权益。 信息来源:齐鲁晚报·果然视频 2025-9-25
冤不冤?9月陕西西安,一房东因租客拖欠租金,几次联系不上后,为了能继续出租房屋,
盘盘鸭
2025-09-29 15:52:25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