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毛人凤下令处死朱君友,朱君友坦然赴死,却发现枪决他的2名特务,朝他频繁摇头使眼色,示意他不要出声,朱君友立即心领神会。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9年12月的成都,空气里弥漫着山城特有的湿冷,朱君友被押出将军衙门监狱时,心里已经做好了准备,一个多月来,他眼睁睁看着同牢的战友一个接一个被提走,再也没有回来过,轮到自己这一天,似乎是命运早已写好的结局。 走出牢房的那一刻,他看见杨伯恺和王伯高透过铁栏杆望向自己,没有声音,只有眼神的交汇,这种无声的告别比任何话语都更让人心碎,朱君友知道,这些人和自己一样,都在等待同一个结局。 让所有人意外的是,监狱外停着的不是囚车,而是他内兄杨夷甫的专车,更诡异的是,押送他的两个特务在半路上突然解开了绑绳,拼命朝他使眼色,那种急切的暗示让人无法忽视,朱君友瞬间明白了什么,他没有犹豫,趁着夜色跳车逃走。 这场死里逃生背后,是他父亲朱茂用十根金条换来的一线生机,朱家在成都不是普通的富户,祖上世代为官,到民国时期依然掌控着大片产业,但朱君友从来不是那种只知道守着家业过日子的少爷,四川大学法律系毕业后,他接触到的进步思想彻底改变了人生轨迹。 1938年加入抗敌宣传团开始,朱君友就把自己绑在了另一条道路上,他利用掌管家族企业的便利,源源不断地把资金输送给革命组织,父亲发现账目不对时,他没法再隐瞒,只能坦白,朱茂虽然心疼儿子的理想,但更担心家业被掏空,最后不得不收回了他的管理权。 可这些限制根本挡不住朱君友,1947年娶了杨汇川之后,他通过妻子的关系直接为地下党工作,收集情报,提供经费,做着随时可能丧命的事情,1949年11月在玉带桥被查获时,他身上带着的那些进步书刊和资料,足够判他死刑好几回。 刑讯室里的皮鞭和老虎凳没能让他开口,特务们见过太多硬汉,但很少见到像朱君友这样出身富贵却宁死不屈的人,他们想不通,一个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少爷,为什么要把命搭在这些"危险思想"上。 毛人凤签署的处决令上,朱君友的名字和其他31个人排在一起,这些人大多是他在狱中认识的同志,有教师,有学生,有工人,也有知识分子,他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都清楚代价是什么。 12月27日成都解放那天,朱君友从藏身的中和场回到家中,当他听说那31位同志全部在十二桥遇难的消息时,心里涌起的不是庆幸,而是一种说不出的复杂情绪,为什么活下来的是自己?那些更勇敢更坚定的人,为什么倒在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这个问题折磨了他大半生,新中国成立后,他因为家庭出身和那段特殊的脱险经历,长期背负着各种怀疑和审查,直到1987年历史问题澄清,朱君友才算真正卸下了包袱,但那些牺牲的战友,他们的名字和故事,却成了他晚年最放不下的牵挂。 十二桥烈士墓前,年迈的朱君友一次次站立,向那些没能等到胜利的人致意,他知道自己活下来不是偶然,但这份偶然背后承载的,是太多人用生命铺就的道路,2004年他去世时,心里念念不忘的依然是那些名字,那些面孔,那些隔着铁栏杆交换的最后一瞥。 历史从来不会记住所有人,但有些选择值得被记住,那个在深夜跳车逃生的年轻人,用余生讲述着另外31个没能逃脱的生命,这或许就是幸存者最沉重的使命。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川大校友朱君友:十二桥惨案的幸存者——商务早报
1949年,毛人凤下令处死朱君友,朱君友坦然赴死,却发现枪决他的2名特务,朝他频
如梦菲记
2025-10-09 11:59:14
0
阅读: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