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陈长捷被特赦后,周恩来问他有什么愿望,他表示希望可以回到上海和妻子团聚

熹然说历史 2025-10-15 00:49:07

1959年陈长捷被特赦后,周恩来问他有什么愿望,他表示希望可以回到上海和妻子团聚。不料,10年后,陈长捷在上海自杀…… 1959年12月,国家首批特赦33名战犯,陈长捷名列其中。周恩来接见时询问他的愿望,这位曾经的抗日名将提出希望回上海与家人团聚。获得自由后的陈长捷本以为能安度晚年,谁知九年后竟会选择那样的方式结束生命。一个被特赦的将军,为何走向如此结局? 1892年,陈长捷出生在福建闽侯一个贫困农家,因家境窘迫被母亲遗弃在祠堂,幸而兄姐将他抱回,因此得名”拾拾”。他两岁进私塾,聪明过人,老师田春干免了他的学费,还资助他读福州师范学堂,后来把女儿嫁给了他。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陈长捷参加学生军北上,后转入武备学堂。1917年他被保送到保定军校第七期骑兵科,在那里认识了五期学长傅作义。 1919年毕业后,陈长捷在傅作义推荐下进入阎锡山的晋军,从少尉见习官干起,一步步升到旅参谋长。1927年他当上了第十五旅旅长。1930年中原大战,他率部沿津浦线南下,打济南、夺泰安、攻曲阜、捣徐州,确实打了不少仗。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陈长捷率第七十二师参加南口战役。他在前线指挥作战,经过23次激战夺回了阵地。平型关战役中,他指挥第六十一军与日军坂垣师团血战12个昼夜。接下来23个昼夜的拉锯战更是激烈,日军动用火焰喷射器等新式武器,陈长捷用坑道战术应对。战后他收复乡宁、蒲县等地,被称为”抗日常胜将军”。说实话,这段经历是他一生中最光彩的时期。 1940年,阎锡山与蒋介石闹矛盾,陈长捷因反对阎锡山的一些做法被解除军职。他带着警卫营投奔了老朋友傅作义。1941年当上伊克昭盟守备军总司令后,因部下发生抢掠流血事件,他被追究责任免职。这件事说明他在军纪管理上确实存在问题。1943年他进陆军大学特别班学习,1947年底被任命为天津警备总司令。 1949年初天津战役爆发时,陈长捷面临艰难选择。傅作义当时正在北平进行和平谈判,而陈长捷得到的命令是死守天津。1月14日,经过29小时激战,天津解放,陈长捷被俘。此后他被关押在功德林监狱改造。值得一提的是,在狱中陈长捷多次表达对傅作义的不满,认为自己成了战犯而傅作义成了起义将领。 1959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宣布首批特赦33名战犯。特赦大会上,法官按序列唱名宣布,听到自己名字时陈长捷热泪盈眶。12月14日下午,周恩来在中南海西花厅接见首批特赦人员。陈长捷与溥仪、杜聿明、王耀武等11人参加了接见。周恩来表示中央会安排工作,如果想回家也可以与家人团聚。陈长捷提出希望回上海与妻儿团聚的愿望。 接见后,统战部对愿往外地和亲属团聚的曾扩情、卢浚泉、陈长捷、邱行湘四人做了妥善安置。陈长捷穿着灰色中山装,胸前别着政协委员徽章离开北京。他被任命为政协上海市秘书处专员,负责文史资料编撰工作。一家人住在南昌路一间三十平方米的旧里弄,月工资一百二十多元。 短短几年,陈长捷写下10余篇30多万字文稿。文史资料组的年轻干部经常向他请教军事历史问题,他会用铅笔画出地形图详细讲解。这些资料对研究那段历史很有价值。他经常去福州路旧书摊买军史资料,街坊邻居都认识这位话不多但很客气的老人。 1966年形势发生变化,身份复杂的人首当其冲。4月陈长捷被要求停职反省。有人质疑他当年死守天津是否阻挠和平解放,也有人拿”旧军阀”的标签要求彻查。连续不断的批判让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承受巨大压力。1968年4月7日,76岁的陈长捷在家中与夫人双双自杀。 1979年,调查组复核档案,确认陈长捷在沪期间未做违纪之事,整理的文史资料价值极高。1979年1月经复查得以平反,2月27日在龙华革命公墓举行追悼大会。民革中央副主席贾亦斌致悼词。有位曾在平型关与他并肩作战的老八路在墓前敬了个军礼。 从抗日名将到战犯,从特赦出狱到文史专员,陈长捷的一生充满了转折。他在抗战中确实立过功,但在内战中也站错了队。1959年获得特赦本是新生,却在九年后走向悲剧。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紧密相连,这段历史值得我们思考。您对陈长捷的经历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0 阅读:0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