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福建副省长贺敏学被抓,毛主席得知情况后非常惊讶,因为贺敏学不仅是贺子珍的哥哥,还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重要功臣! 1967年2月的一个深夜,福建副省长贺敏学被人从家中带走,关押了整整83天。这位曾被称赞”三个第一”的开国功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创建者,贺子珍的亲哥哥,为何会遭此劫难?当消息传到北京,得知真相的毛主席又为何如此震怒? 说起贺敏学这个名字,现在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但在井冈山革命史上,他可是个绕不开的人物。1904年出生在江西永新县,家里开茶馆,日子过得还算不错。16岁考进禾川中学后,结识了后来成为井冈山”大王”的袁文才,两人成了要好的朋友。 1927年3月,贺敏学入党,担任永新县农民自卫军副总指挥。一个多月后白色恐怖来了,他和八十多名同志被抓进监狱。在牢里他没闲着,暗中组织支部,还想办法跟外面的袁文才联系。7月26日,四县农军攻打永新县城,里应外合救出了这批人。 获救后的贺敏学带着妹妹贺子珍、贺怡跟随袁文才、王佐上了井冈山。9月底听说秋收起义部队要来,他主动派人联系,向袁文才通报情况,促成了毛泽东顺利进山。可以说,要是没有贺敏学从中斡旋,毛泽东上井冈山的路不会走得这么顺。 在井冈山时期,贺敏学干了不少实事。1928年8月黄洋界保卫战,就是他在小井仓库找到三发炮弹,亲自抬到哨口,结果三发只响一发,却把敌人吓退了。龙源口战斗中,他指挥永新赤卫大队打了个漂亮仗,全歼敌军一个团。 红军主力长征后,贺敏学留在南方坚持了三年游击战,跟着项英、陈毅在深山老林里打游击,多次负伤也没退缩。抗战爆发后在新四军工作,解放战争中任二十七军副军长,参加了豫东、淮海、渡江等大战役。1949年4月20日晚,他指挥的部队成为全军最早渡过长江的队伍。 新中国成立后,贺敏学没想着享清福。他从华东防空军司令的位子上脱下军装,转去搞建设。先是在上海主持棚户区改造,建了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后来又去西北搞重点工程,1958年调到福建当副省长,分管工业交通和基建。 1954年6月,贺敏学到北京开会,外甥女李敏把消息告诉了毛泽东。毛泽东很高兴,专门让人接他到中南海做客。这是两人自中央苏区分别二十多年后第一次见面。毛泽东称赞他有”三个第一”:武装暴动第一、上井冈山第一、渡长江第一。这三个第一,每一个都是实打实的功劳。 不过贺敏学这人就是低调,从不拿这些说事。陈毅都觉得奇怪,以他的资历和功绩,怎么只是个副省长,连省委常委都不是?身边工作人员劝他找毛泽东说说,他反而批评人家:“不能这样搞关系,我正因为有这个关系,而不能去搞关系。” 在福建工作的几年里,贺敏学天天往工地跑,检查质量,解决问题。福州港扩建、厦门工业区、三明钢铁厂,到处都有他忙碌的身影。1966年开始,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叶飞受到冲击,有人要贺敏学揭发叶飞的所谓问题,被他断然拒绝,还尽力保护叶飞的家人和其他干部。叶飞的孩子没地方去,就住到贺家。 贺敏学看不惯那些过激做法,多次跟身边人说:当年参加革命的人,哪个不是提着脑袋干的,怎么会有那么多坏人?现在工厂停产、学校停课、机关瘫痪,再这样下去非得出大问题。 1967年2月初的一个深夜,贺敏学被带走,关到市郊五凤山。他被扣上”叶飞的黑干将”等帽子,多次被拉去陪斗。有次下着雨,让他弯腰认罪,他就是不低头,几个人按他的头都按不下去。当有人劝他揭发叶飞时,他说得很清楚:叶飞是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老同志,是党的好干部,根本不是什么修正主义、走资派。 两个多月后,妻子李立英和女儿们写信给李敏求助。信经过周恩来之手,送到了毛泽东那里。看到信,毛泽东很生气,指出贺敏学的为人和党性是完全可以放心的。在他的过问下,被关了整整83天的贺敏学终于回了家。 获释后,贺敏学担任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又当选全国政协常委。他继续关心福建建设,视察各地项目。晚年偶尔回井冈山看看,参观革命旧址,跟工作人员讲当年的事,纠正讲解中的错误,还叮嘱他们”回顾历史要实事求是”。 1988年4月26日,贺敏学因病在福州去世,享年84岁。福建省委书记陈光毅在追悼会上说,他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战士,一生为革命事业百折不挠。叶飞写了挽联:“上井冈赴疆场初显英雄本色,逢浩劫处逆境更见烈士高风。”一年后,他的骨灰安放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回到了革命的起点。 贺敏学一生立下赫赫战功,却始终低调做人,从不居功自傲。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坚持原则,保持了一个老党员的本色。对于这样一位功臣的经历,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想法,一起缅怀这些为国家奉献一生的革命前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