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媒体发出警告:如果德国提供导弹给乌克兰打击了莫斯科,那么俄罗斯将义不容辞给柏林迎头痛击。因为他们在助纣为虐,一定要给予有力还击,同时德国本土的导弹工厂也在劫难逃,一同打击,让它永远记住,俄罗斯也不是好惹的。 这话不是空穴来风,俄方连德国本土的导弹工厂都点了名,说到时候一个都跑不了,就是要让德国彻底记住,俄罗斯的底线碰不得。 这事儿闹得这么僵,根源早就埋下了。德国在对乌援助这事儿上一直挺纠结,但步子却越迈越大。算上各种武器和资金支持,德国给乌克兰的援助已经堆到172亿欧元,在欧洲国家里排第一,仅次于美国。之前还只是给些防御性武器,现在连“金牛座”巡航导弹这种大杀器都被摆上了台面。 联盟党那边的总理候选人默茨直接放话,说要全力支持给乌克兰送这导弹,可现任总理朔尔茨一直拖着不肯松口,连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都公开表示怀疑这事儿靠谱不,觉得这导弹射程和准头都比英国法国之前给的“风暴之影”强太多,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随便交出去容易出大事。 德国内部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俄罗斯那边早就把话挑明了。他们最忌讳的就是西方武器能直接威胁到本土,莫斯科作为首都更是红线中的红线。之前就有过多次警告,说西方对乌援助是在“助纣为虐”,现在德国要是真把“金牛座”送过去,等于直接把枪口递到了乌克兰手里。 俄方的警告里特意提了德国的导弹工厂,意思很明确,不光要反击打击行为,连生产武器的根源都要端掉,这威慑力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其实在导弹争议之前,俄德之间的梁子早就结下了。“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那事儿至今没算清账,这管道可是两国能源合作的命脉,当年每年能给德国输几百亿立方米天然气,结果2022年突然被炸了四处泄漏点,瑞典监测站都测到了水下爆炸的震动,明显是有人故意破坏。 这事儿直接把德国的能源供应搅得天翻地覆,通货膨胀蹭蹭涨,企业成本飙高,去年经济都衰退了,今年还没缓过来。 更让俄罗斯窝火的是,“北溪”事件调查拖了好几年没个准信。瑞典一开始说自己没管辖权,后来德国虽然抓了个乌克兰籍嫌疑人,还发了六张逮捕令,甚至有消息说7个嫌疑人全是乌克兰人,可能还有乌官方牵涉其中,但真相始终没完全揭开。 俄罗斯一直要求参与调查,结果被瑞典拒了,连联合调查的信息都不肯共享。俄方早就放话,这事儿背后有“西方痕迹”,这话明里暗里都指向了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方国家,觉得他们在刻意隐瞒真相。 能源纠纷还没理顺,舆论战场上的交锋也没停过。德国之前把“今日俄罗斯”的德语频道给禁了,说人家没有运营许可证,连卫星广播都给掐了。 俄罗斯立马就还了手,直接关停了“德国之声”在俄罗斯的记者站,把所有员工的认证全取消了,还列了个清单,说要禁止相关德国机构的人入境。这种互相封杀媒体的操作,把两国仅剩的沟通渠道又堵上了不少。 有意思的是,就在矛盾激化的当口,朔尔茨去年11月突然给普京打了通电话,这可是两国领导人时隔近两年的第一次直接对话。通话聊了一个多小时,朔尔茨催着普京恢复和谈,还说会继续支持乌克兰;普京则说俄方从没拒绝谈判,但得考虑自己的安全利益。 这通电话把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气坏了,骂这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觉得德国是在向俄罗斯示弱。 可朔尔茨这么做也是有自己的算盘。毕竟美国那边特朗普要是真上台,很可能就断了对乌援助,德国不想跟着被动。他心里头门儿清,要是美俄直接沟通,欧洲却跟俄罗斯彻底断了联系,以后在乌克兰问题上肯定没话语权。 但这步棋走得也冒险,国内支持率已经够低了,每两个德国人里就有一个想换联盟党上台,连社民党内都有人劝他别竞选连任,改推皮斯托里乌斯上。 现在导弹的事儿把两边都架在了火上。德国要是松口给导弹,就得扛住俄罗斯的直接打击风险;要是不给,又得面对国内反对党和乌克兰的压力。 俄罗斯这边也没退路,警告已经放出去了,真被打到本土,不反击肯定说不过去。加上“北溪”事件的旧账还没算,媒体对抗还在继续,这两国的纠纷早就从单一的军事援助问题,缠上了能源、舆论、地缘政治的一堆乱麻。 说到底,这俩国家现在是既对抗又没法完全割裂。俄罗斯之前还跟朔尔茨说,能源领域的合同义务一直都在履行,要是德国有兴趣,还能搞互利合作。 可转头就因为导弹的事儿放狠话要炸工厂,这种又拉又打的状态,正好说明俄乌战争里的俄德纠纷,早就不是简单的“帮谁不帮谁”,而是扯不清的利益纠葛和底线博弈。
俄罗斯媒体发出警告:如果德国提供导弹给乌克兰打击了莫斯科,那么俄罗斯将义不容辞给
宝林谈古论今
2025-10-23 16:54:0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