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我们为何不把便宜物资卖给古巴,这样既可解决古巴物资紧缺困境,又能清空咱们过剩的产品?我想说,其实古巴跟朝鲜一样,也是纯纯的无赖;跟印度一类的国家做生意,要做好对方只付定金,不付尾款的准备;跟古巴、朝鲜做生意,他们别说付钱了,能把车皮还给你就不错了。 这话真不是瞎说,全是实打实的教训,就说古巴吧,去年咱们企业出口过去的500个集装箱医疗物资,到现在还有2.3亿美元货款没结清,这可不是小数目,够咱们多少企业发工资了。 更别提2016年那笔铁路设备生意,咱们给了3亿美元信贷,说好五年分期还,结果人家收到机车车辆直接要求债务重组,最后拿雪茄和朗姆酒抵账,可咱们企业总不能拿着哈瓦那雪茄给工人开工资吧? 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数据摆着呢,古巴对外债务快200亿美元,光欠咱们中国企业的就有17.8亿美元,这信用记录确实让人头疼。 再看朝鲜,那更是让人窝火。2019年赊了咱们3000吨大米,钱没影就算了,连运粮的38节车皮都被扣下改成军事运输工具了,这操作谁能想到? 2018年更绝,直接以联合国制裁为借口,把咱们企业在罗先经贸区1.2亿美元的投资给冻结了,厂房设备说没收就没收。 丹东那边做对朝贸易的商人最有发言权,以前有人发粮食过去,七八十万欠款拖到现在都要不回来,还有人被朝鲜商社骗了几百万,就算找到对方上司施压,钱也得拖好几年才给清,有的干脆就找不到人了。 瑞典沃尔沃更惨,50年前卖了1000辆豪车给朝鲜,1.3亿美元的货款至今没着落,利息都滚到50亿了,每年寄账单过去跟石沉大海似的。 印度也好不到哪儿去,别看整天吹自己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做生意的套路能气死人。2022年小米那事儿大家都知道吧?48亿资产说冻结就冻结,一点道理不讲。 而且这不是个例,咱们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统计过,近三年印度采购商违约率高达37%,比全球平均水平高三倍。 正常付款流程能给你拖满180天,期间还动不动搞个“质量复查”“合规审查”,说白了就是想压价,不同意就扣货,这跟明抢差不多了。 有人可能会问,那咱们为啥不把过剩物资卖给他们救急?这话太天真了,国际贸易不是街头摆摊,不是你想卖人家想买就行的。 咱们每年对外援助超40亿美元,2023年还免了非洲17国23笔无息贷款,疫情期间给古巴捐疫苗、捐呼吸机,这些都是真心实意帮朋友。 但援助归援助,商业归商业,一码是一码,国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总不能拿着全国人民的利益去填无底洞吧?你看超市里卖的古巴蔗糖、朗姆酒,那都是真金白银结账的,该给钱的地方一分都不能少。 说到底还是这些国家的经济体制有问题,古巴是全民配给制,90%的外汇都要上缴国家,企业根本没有自主经营权,就算想还钱也拿不出自由外汇。 朝鲜更不用说,彻底的计划经济,对外贸易全靠军方可支配的外汇额度,有限的钱先紧着军事开支,还债早就排到十万八千里外了。 印度虽然有法治框架,能去国际仲裁院打官司,但架不住人家故意拖延,耗都能把你耗死,最后赢了官司也未必能拿到钱。 咱们也不是没试过帮他们,现在跟古巴合作都换路子了,不再是单纯卖物资,而是联合开发生物医药、建太阳能电站,这样能帮他们创造就业,自己能挣钱了才有能力还债,这才是长久之计。 毕竟真正的朋友是教人家钓鱼,不是天天送鱼,总想着占便宜、不遵守契约精神的,谁也不敢跟他们深交。 所以说不是咱们不愿意卖物资,是真的吃过太多亏了,做生意最讲究诚信,连钱都不想给、连车皮都要扣的主儿,谁敢轻易跟他们打交道? 咱们的过剩物资能卖给讲规矩的国家,既能赚钱又能共赢,何必去冒那种收不回钱的风险?这不是小气,是对国家利益负责,对老百姓的钱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