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30亿吨铁矿重见天日,美国媒体:中国将改写全球铁矿格局!11

承影简史 2025-11-06 12:09:27

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30亿吨铁矿重见天日,美国媒体:中国将改写全球铁矿格局!11月4日台媒爆料,一条全新铁路在西非正式投入运营,西芒杜铁矿将在今年实现出口,然而这样的状况也引来外媒的担忧:中国从未拥有过如此程度的海运铁矿定价权! 以前咱们国家炼钢缺好铁矿,每年得进口11亿吨,80%以上都来自澳大利亚和巴西那几家巨头,价格人家说涨就涨,咱们只能被动挨宰。 2021年那阵儿,一吨矿从几十美元飙到230美元,光2022年咱们钢企就多花了2000多亿,这钱花得太憋屈了!谁让优质铁矿都被他们垄断了呢,咱们想买就得听他们的,这种日子总算要熬出头了。 西芒杜这矿藏在几内亚雨林里,早就被发现了,可几十年没人能挖出来,一是地形太恶劣,矿区到海边隔着千多米的山,修铁路得穿山洞架桥梁,老外算完账觉得不划算,压根不敢碰。 二是当地纠纷多,矿权问题扯来扯去,连澳大利亚力拓那样的大公司都搞不定,最后只能卡住不动。直到咱们中国企业接手,这事儿才真正有了进展。 咱们不仅搞定了矿权纠纷,还硬生生在雨林里修出了670公里的铁路,建了配套港口,把“矿山-铁路-港口”连起来形成闭环。 这铁路可不是随便修修,逢山打洞、遇谷架桥,砍掉了80公里路程,还用上了重载技术,一趟列车能拉2万吨矿石,直接把运费从每吨80美元降到35美元,跟澳洲内陆运到港口的成本差不了多少。 更关键的是,这通道不受台风、罢工、外交翻脸影响,供应稳得很,铁路刚铺好六成,国际铁矿价格就跌了4.2美元,市场立马就认咱们的实力。 这矿的品质更是没话说,铁含量超过65%,比澳巴那些矿高出一大截,杂质还少,炼钢时能少烧15%的煤炭,碳排放也降8%,正好符合咱们“双碳”的要求。 宝武用这矿炼的钢,都拿到宝马、特斯拉的长单了,每吨还能多卖30美元。 现在欧盟不是搞碳配额吗?这矿挖的时候剥采比低,少炸石头就少排碳,一吨矿光碳配额就能赚5美元,环保这下成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哪像以前只是成本负担。 最关键的还是定价权这事儿,以前咱们虽然买得多,但没话语权,人家说多少价就得给多少,因为没别的靠谱渠道。 现在不一样了,西芒杜满产后一年能产1.2亿吨,加上非洲其他中资矿,能覆盖咱们15%-20%的进口量。 别小看这一成多,这正是能影响价格的“边际量”,市场上多这么些供应,那些巨头就没法随便抬价了。 咱们现在谈判腰杆硬了,大不了说一句“价格不合适,我回家用自己的矿”,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更厉害的是咱们在推人民币结算,以前买矿都得用美元,先换美元再买矿,汇率一波动又是一笔损失。 现在鞍钢、宝武这些大企业早就开始用人民币买矿了,手续费比美元便宜一半,今年人民币结算的量已经占了进口的6.8%。 等以后超过10%,咱们的期货合约就能跟上,白天用现货压价,夜里用期货锁价,24小时都能掌控价格。 必和必拓以前还硬撑着要美元结算,结果咱们一暂停采购,他们股价立马跌了6%,市值蒸发50亿澳元,最后还不是乖乖同意用人民币结算。 那些外媒说“中国从未有过这般定价权”,这话没说错,但他们没必要担忧,这不是咱们抢来的,是靠实力挣来的。 以前是他们垄断资源说了算,现在咱们有了稳定的优质矿源,有整合起来的采购力量,还有人民币结算的底气,自然能改写规则。 而且咱们不是像西方企业那样只采矿不建设,修铁路时给几内亚创造了3万个工作岗位,还培养了2000多个本地技工,帮他们搞产业集群,这是互利共赢的事,比那些只懂掠夺的模式强多了。 接下来这三年更关键,西芒杜之外还有好几个非洲铁矿要陆续投产,咱们进口铁矿的依存度能从65%降到55%,人民币结算占比也能涨到15%。 以后全球铁矿市场就得看“中国需求、人民币计价、低碳溢价”这三个标准,那些巨头再想靠台风预警之类的噱头哄抬价格,根本行不通了。 说到底,这是咱们一步步干出来的,从搞定基建难题到整合采购力量,从推动人民币结算到布局低碳矿业,每一步都走得扎实。 以后咱们炼钢再也不用看别人脸色,成本能稳住,钢企能挣钱,还能带动环保,这才是真的硬气!

0 阅读:45

猜你喜欢

承影简史

承影简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