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27岁军官要给14岁妓女赎身,老鸨要3万赎金,他正要付钱,却被青楼女

承影简史 2025-11-06 12:09:29

1914年,27岁军官要给14岁妓女赎身,老鸨要3万赎金,他正要付钱,却被青楼女子拉住,她说,“你不必替我赎身,我自有办法脱身。要娶我可以,但你必须答应我三个条件。” 董竹君出生在上海的穷苦人家,他爹拉黄包车,娘给人当佣人,虽说日子苦,但爹妈还是送她去私塾念了书。 谁知道13岁那年,他爹突然重病,家里实在揭不开锅,没办法才把她卖到青楼,换了300大洋给爹治病。 不过当时说好的,只做“清倌人”,卖艺不卖身,签了三年的契约,董竹君长得好看,又会唱歌,没多久就成了青楼里的头牌,好多人都冲着她来。 就是在这儿,她遇上了夏之时,夏之时是留过洋的,跟着孙中山干革命,当时已经是蜀军都督,27岁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 他一见到董竹君,就被这姑娘的模样和谈吐吸引了,接触几次后更是动了真心,非要给她赎身娶回家。 老鸨一看是大官要赎人,立马狮子大开口,要3万大洋,那时候3万可不是小数目,普通人家一辈子都挣不到,可夏之时是真心喜欢,当场就准备掏钱。 就在这时候,董竹君一把拉住了他,说不用给赎金,自己有办法脱身,但要嫁他得答应三个条件。你想啊,这在当时多稀罕?一般青楼女子有人愿意赎身就烧高香了,哪还敢提条件? 可董竹君不一般,她心里门儿清,要是夏之时花3万把她赎走,她这辈子在他面前都抬不起头,人家会觉得她是买来的,不是平等的妻子。 她要的是尊重,不是施舍,这股硬气在那会儿的女人身上太少见了。 再说说她提的三个条件,看着简单,其实每一条都戳中了当时的要害,第一个是要当正房太太,不当小妾。 那时候男人三妻四妾太正常了,更何况夏之时是大官,董竹君还是青楼出来的,能当小妾就不错了。 可她偏不,她要的是名正言顺的地位,不想一辈子被人戳脊梁骨。 第二个是要去日本留学,这在当时更是破天荒,多数女人嫁了人就是在家做饭带孩子,她却想着读书学本事,说明她打一开始就没打算靠男人过日子,想自己立起来。 第三个是家里的事她说了算,外面的事夏之时管,这其实是要家庭话语权,不想做个只会听话的摆设。 夏之时当时是真喜欢她,也佩服这姑娘的胆量和见识,立马就答应了,后来董竹君真的自己想办法逃了出来,在一个雨夜灌醉了守门的人,翻墙跑了出去,跟夏之时结了婚,之后就一起去了日本留学。 在日本她没闲着,读完了东京女子师范,还学会了日语和法语,实打实长了本事。 不过后来俩人的日子并不好过,夏之时仕途受挫后就变了个人,开始打牌、吸大烟,对董竹君也越来越冷漠,还动不动打骂她和孩子。 董竹君看透了这个人,也没含糊,直接带着四个女儿离开了他,一个人在上海打拼,凭着当年在日本学的本事和自己的精明能干,她后来创办了锦江饭店,成了上海滩响当当的女强人,连黄金荣、杜月笙都得高看她一眼。 现在回头看这事儿,董竹君当年的做法太明智了,她不让夏之时赎身,不是矫情,是不想把自己变成“商品”,这是她的骨气。 提那三个条件,也不是贪心,是她早就想好了自己要过什么样的日子,知道只有争取到地位、学到本事、掌握主动权,才能真正立足。 一个14岁的姑娘,在那样的环境里,能有这么清楚的脑子和这么硬的骨头,真是太不简单了。 这事儿也说明,女人不管出身多苦,只要自己有主意、肯努力,就一定能活出个人样来,董竹君就是最好的例子。

0 阅读:1
承影简史

承影简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