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郑则仕公司破产欠下8000万外债,走投无路时给好友周润发电话:“发哥

南风意史册 2025-11-11 16:11:44

1993年,郑则仕公司破产欠下8000万外债,走投无路时给好友周润发电话:“发哥,我没办法了,能不能借点钱周转一下?”可电话那头的声音却让他意料。   “公司破产了……”郑则仕独自坐在没开灯的家里,浑身提不起半点力气。原来,就在几个小时前,郑则仕的会计师告诉他,他投资的《四九风云之劫后英雄传》票房惨败,导致他的电影公司破产,更要命的是,合伙人还卷钱跑路,留给他的是一笔1700多万港币的债务。   这位曾经凭借《何必有我》夺得金像奖影帝的“肥猫”,此刻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被困在陷阱里的动物。窗外传来汽车的喇叭声,提醒着他这个世界仍在正常运转,唯独他的生活已经天翻地覆。   翻开通讯录,他的目光在一个个名字上扫过,最终停在了一个他以为永远不需要求助的名字上:周润发。他们曾经一起拍戏,一起喝酒,一起谈论电影梦想,在他眼里,发哥总是那个最讲义气的人。   电话接通后,郑则仕深吸一口气,用尽可能平静的语气说明了自己的处境。“发哥,我没办法了,能不能借点钱周转一下?”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因为他从未如此低声下气地求过人。   电话那头的沉默仿佛有一个世纪那么长。最终,周润发的声音再次响起,却带着前所未有的疏离:“我要去好莱坞发展,没钱借给你。”   祸不单行,第二天,一阵急促地门铃声响起了。站在门外的是他一手提携的后辈张卫健,那个他曾经像对待亲弟弟一样照顾的年轻人。但今天,张卫健的脸上没有往日的笑容,只有冰冷的法律文书,他要求立即支付被拖欠的片酬。   “仕哥,我也是没办法。"张卫健避开他的目光,“我也有家里人养活。”郑则仕默默地签收了法院传票,关门时他的手都在发抖。尽管他理解每个人都有难处,但心还是像被撕裂般疼痛。   接下来的日子里,报纸上满是他的破产新闻,昔日称兄道友的人都消失了,电话安静得可怕,除了催债的铃声。最艰难的时候,他连坐巴士的钱都要精打细算,常常走着去试镜,妻子更是默默变卖了首饰。每天晚上,他都在思考着如何熬过这个漫长的黑夜。   直到那天,郑则仕正在茶餐厅吃着最便宜的套餐,突然一个身影在他对面坐下。抬头一看,竟是刘德华。“听说你最近遇到些麻烦?”刘德华的语气平常得就像在讨论天气,“我最近有部戏缺个制片人,你有没有兴趣?”   郑则仕没想到在这个时候,还会有人愿意给他工作机会。“为什么帮我?”他最终还是问出了口。刘德华微微一笑:“因为我相信你的能力,也相信你的人品。谁没有个难处呢?”   就这样,在刘德华的帮助下,郑则仕开始了漫长的还债之路。他同时接手好几份工作,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以上。有时在片场累得直接睡着,有时为了省钱一天只吃一顿饭。但他从未抱怨,每次拿到片酬,第一件事就是去银行还款。   十年还债路,沧桑岁月长。当最后一笔债务还清的那天,郑则仕只觉得十年来的酸甜苦辣都在心头不停地翻涌。他想起周润发的拒绝,想起张卫健的诉讼,但最后想起的是刘德华那天伸出的手。   如今的郑则仕已经看淡了往事。每当有人问起那段艰难岁月,他总是平静地说:“苦难教会我珍惜,背叛教会我谨慎,而帮助教会我感恩。”他特别记得母亲曾经告诉他的话:“锦上添花的事不要太放在心上,雪中送炭的情谊却要铭记一生。”   只能说,在这个光怪陆离的演艺圈里,利益往来司空见惯,真情相助却显得尤为珍贵。也许,人生就是总会遇到让你心寒的时刻,但也总会有人向你伸出援助之手。   信源: 郑则仕(中国香港男演员、导演、编剧) 新浪财经|《当年“肥猫”公司破产,他向周润发借钱被拒,一手捧红的人也告他》 星岛环球网|《“肥猫”郑则仕昔欠1700万!仅刘德华救他:我一辈子忘不了》 文│一阳 编辑│南风意史

0 阅读:0
南风意史册

南风意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