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小国家都敢跟中国翻脸?不怕中国?说穿了就是看准了中国“雄而不霸”的

如梦菲记 2025-11-12 09:43:55

为什么很多小国家都敢跟中国翻脸?不怕中国?说穿了就是看准了中国 “雄而不霸” 的脾气。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说起来挺有意思,这些年总有些小国家在国际上跟中国较劲,明明块头差那么多,却敢三天两头挑事,其实道理很简单,他们就是吃准了中国不会真动手。   中国从1954年就跟印度一起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什么互相尊重主权、不干涉内政这些,说白了就是咱不主动欺负人,这套做法坚持了几十年,全世界都看在眼里。   小国政府那些智囊团队天天研究大国动向,早就摸透了中国的套路,你看南海那些事,菲律宾的船靠近仁爱礁,中国海警最多用水炮冲冲,从来没真开火,这要换成别的大国,可能早就动真格了。   立陶宛那档子事特别能说明问题,2021年这个波罗的海小国突然跳出来,非要让台湾设个代表处,中国气是气,但也就是把外交关系降了一级,卡了卡他们的激光设备出口。   立陶宛一开始还挺硬气,觉得欧盟美国会撑腰,结果呢,订单直接掉了九成,工厂停工,工人失业,GDP往下掉,欧盟那边除了嘴上支持,实际援助少得可怜。   到了2022年,他们总统自己都承认搞砸了,老百姓天天抱怨,新政府上台后赶紧想办法修复关系,但中国这边不着急,你着急你的,我该干嘛干嘛。   菲律宾在南海的表现更是典型,从九十年代开始,该占的岛礁占,该闹的事闹,2013年还单方面搞什么仲裁案,中国一直强调坐下来谈,从来没说要派军舰过去教训人。   菲律宾看中国这么稳,胆子越来越大,动不动就拉着美国日本搞军演,摆出一副要干架的样子,可是他们心里清楚得很,真打起来谁吃亏。   所以就是隔三差五闹一闹,既能给国内民族主义者交代,又能从美国那儿要点好处,最搞笑的是,闹完之后该卖芒果还卖芒果,该跟中国做生意还做生意,因为离不开中国市场。   澳大利亚那个达尔文港的事也挺戏剧性,2015年租给中国公司99年,港口百分之八十五的货都是运到中国的,一年四十多亿澳元的买卖。   结果到了2025年,澳大利亚政府突然说要收回,理由是国家安全,中国这边也不跟你急,直接调整铁矿石进口,多从巴西买。   澳大利亚北部那个地区经济马上就受影响,港口收入下滑,地方政府着急得不行,要是真强行收回,得赔中国企业两百亿澳元,这笔账怎么算怎么不划算。   这些小国为什么敢闹?第一个原因就是中国不搞军事联盟,你看美国,北约一堆小弟,谁不听话就军事威胁。   中国跟俄罗斯关系再好,也没签什么军事条约,更不会拉帮结派逼着别人站队,小国算盘打得精,觉得反正中国不会像美国那样搞集体制裁,出点事顶多经济上吃点亏,不至于亡国。   第二个原因是经济绑定太深,很多小国出口严重依赖中国市场,但他们赌中国为了维护大国形象,不会轻易断掉经贸往来。   这个判断对了一半,中国确实在乎国际形象,但不代表没底线,立陶宛那个教训就摆在那儿,真惹急了,该卡还是要卡的,只不过方式比较精准,不会无差别打击。   第三个原因是有人撑腰,美国这些年在亚太地区搞什么印太战略,专门挑唆小国跟中国对着干,菲律宾、澳大利亚这些国家,背后都有美国影子,小国觉得有大哥罩着,腰板就硬了。   但实际情况是,美国也就是口头支持,真要让它掏真金白银补偿损失,门儿都没有,立陶宛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等着欧美援助等到花儿都谢了。   还有一点不能忽视,就是舆论战,西方媒体掌握话语权,小国特别会演戏,菲律宾那边补给船被水炮冲了,马上带着记者拍照,炒作什么以大欺小。   中国这边摆事实讲道理,可惜在西方媒体那儿根本传不出去,小国就靠这招,把自己包装成受害者,博取国际同情,然后继续薅中国羊毛。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小国闹归闹,最后还是得认清现实,全球化时代,供应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甩不开谁,中国市场有多大,影响力有多强,账本摆在那儿明明白白。 中国这种“雄而不霸”的做法,不是软弱,是格局,该出手时还是会出手,只不过手段更文明,更讲规矩,小国想钻空子可以,但别以为真能占到便宜,时间拉长了看,还是老老实实合作最实在。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0 阅读:0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