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不冤?”11月20日报道,河南驻马店,3年前,女子开车时不小心撞到一路人,送医检查后,医生说只是轻微碰撞,并无大碍,女子放心了,然而,3年过去,女子微信突然被法院冻结,她这才知道,当初被撞那人把她起诉了,对方还拿出这些年的治疗证明,光住院就住了119天,女子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讹上了。 河南驻马店的刘女士这三年经历,可真是让人替她捏把汗,事情源头很普通,三年前她开车轻微撞到一个行人,没想到三年后微信被法院冻结,才发现自己被起诉了,对方拿着这三年的医疗记录、账单索赔16万,光住院记录就119天,这让刘女士彻底懵了:自己这是被“碰瓷”了吗? 2022年11月4日早上,刘女士开车时不小心撞到一位行人,她没敢耽搁,立刻把对方送到医院检查。 对方嫌CT有辐射,选了核磁共振,花了1000块检查两条腿,结果医生说没大问题,回家休息就行,刘女士松了口气,当场微信转了500块赔偿。 没想到第二天,对方说右腿膝盖疼,刘女士又买药送去,后来对方要去市区做理疗,让她出油费,后续费用再说。 一个月后交警打电话叫双方去调解,对方却拒绝,从此没了下文,刘女士以为事儿就这么算了,没想到三年后大麻烦来了。 2025年4月,她发现微信不能转账,一查才知道账户被法院冻结。 打电话核实后,她彻底傻眼:原来当年被撞的人提交了一堆证据,三年的病历、缴费单、119天住院记录,全指着当年的轻微碰撞,要她赔16万。 刘女士气得不行,心想这不合理,于是申请第三方司法鉴定,想确认对方治疗和当年事故有没有关系。 结果对方根本不配合,鉴定申请被退回,一审法院最后判她赔12万,法官解释说,人身损害诉讼时效是三年,从权利人知道自己受损那天起算,而且赔偿按实际损失核算,12万包含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合理开销。 可刘女士始终觉得不对劲:当初检查没事,怎么三年后会住119天院?对方不配合鉴定,难道心里有鬼?她不服判决,已经提起上诉。 这事传到网上,网友炸了锅。有人支持刘女士:“三年才起诉,还不配合鉴定,明显是讹人”“轻微碰撞能治三年?大概率是把其他病算进去了”,有人提醒:“哪怕事故小,也别想着私了,一定要报警留证据”“买保险才安全,这种情况保险公司能顶”。 还有人科普法律:“诉讼时效不是从事故当天算,持续协商会中断重新计算,所以三年没超期”。 刘女士的经历给大家提了个醒:交通事故哪怕看似轻微,也不能随便算了。 第一,发生事故一定报警,让交警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这是后续维权关键。 第二,赔偿要签书面协议,把金额和责任写清楚,最好有证人。 第三,保留所有医疗记录,即使当时没大问题,也别嫌麻烦。 第四,买足额商业保险,有了保险才能抵御大额索赔。 现在刘女士还在等二审结果,她后悔当初没走正规程序,也后悔没买保险,三年前一次小意外,三年后演变成让自己焦头烂额的官司,还得赔十几万。 她的遭遇提醒所有人:交通事故里的“无大碍”,只是当时诊断,不代表后续没有风险。 遇事别图省事,按规矩来,才能避免被“秋后算账”。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蓬勃新闻



感受幸福
我感觉是保险公司的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