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造反派把开国上将李达押上车,绑住双手,蒙住双眼,在北京城里兜了几个圈子,然后走进一个地方,不料,李达下车就问:“为什么把我送到秦城监狱?”造反派非常惊讶,李达明明被蒙住了眼睛,他怎么知道到了秦城监狱?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8年的一个深夜,几个造反派闯进李达家中,不由分说就把这位63岁的开国上将绑了起来,他们用绳子捆住他的双手,又拿黑布蒙住他的眼睛,粗暴地把他推上了一辆卡车。 车子发动后,在北京城里转来转去,绕了好几个大圈子,造反派以为这样就能让李达彻底迷失方向,等把他关起来后,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哪里。 可当车停稳,李达刚被推下车,他站在地上,平静地说了一句话,让所有人都愣住了:“为什么把我送到秦城监狱?”造反派们面面相觑,完全无法理解,这个被蒙着眼睛、在城里绕了那么久的老头,怎么一下车就知道自己到了哪里? 这事要从李达的一身本事说起,这位1905年出生在陕西眉县的将军,从1931年参加红军起,就一直担任参谋长的职务。 红军长征时他是参谋长,抗战时期在八路军129师当参谋长,解放战争时又在刘邓大军做参谋长,前后整整干了四十年,参谋长这个职务,最重要的就是要对地形地貌了如指掌,行军打仗全靠这个。 李达对地图的钻研到了什么程度?红军攻下湖南大庸城那次,别人都在忙着打扫战场,他第一时间冲进城里的石印局,马上让人翻印二十万分之一的地图,连夜发给各部队。 抗战时期,他亲自带着测绘人员,从九里关一路量到漳河边,把太行山区的每个村庄、每条河流、每座山头都标得清清楚楚,那时候制作的《最新华北明细图》,成了八路军打游击的宝贝。 刘伯承元帅曾经当着所有人的面说,李达是活地图,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李达提前去设营地,等了半天不见首长到。 他算了算时间,就派参谋去某个村子接人,一找一个准,刘伯承纳闷他怎么知道,李达拿出地图指给他看,说那地方有两个同名的村子,一个在东一个在西,首长肯定是走错了。 更神的是1942年那次,李达带工作组检查工作,半夜遇上日伪军扫荡,队伍紧急转移,走到一个十字路口,侦察参谋分不清东南西北了,李达牵着马在路口来回走了两圈,突然指着一棵大槐树说走这条路。 部队跟着他从敌人的缝隙里钻了出去,事后有人问他,他说地图上标着这里有棵独立的树,看见树就知道方向了。 这样的本事不是一天两天练出来的,而是几十年行军打仗积累下来的,李达对地形的敏感已经刻进了骨子里,哪怕闭着眼睛,他也能通过各种细微的声音和感觉判断出位置。 所以那天晚上,虽然眼睛被蒙着,但他的耳朵在仔细分辨着一切,车轮压过路面的声音,转弯时的倾斜角度,经过桥梁时的震动频率,这些在别人看来毫无意义的信息,在李达脑子里却能拼出一幅完整的地图。 他在总参谋部工作多年,对北京城的街道路况太熟悉了,车子过那座老石桥的时候,石板接缝比别处密,车轮压上去有特殊的声响。 过了桥再往前走,风刮过某种特殊砖墙的声音又不一样,这些平常人根本注意不到的细节,都成了他判断方位的依据。 造反派们自以为聪明,以为绕几圈就能让李达搞不清方向,他们不知道,从战火中走过来的人,早就把冷静和清醒融进了血液里。 在战场上,迷失方向意味着全军覆没,判断错误就是拿战士的生命开玩笑,这种本能已经成为李达身体的一部分,不会因为被蒙住眼睛就消失。 李达在秦城监狱被关了整整四年,但他始终没有低过头,1971年出来后,毛主席见到他,问他怎么进去又怎么出来的,李达平静地说,自己是糊里糊涂进去的,又糊里糊涂出来,毛主席听完笑着说,李达不糊涂。 这位一辈子当参谋长的将军,把专业做到了极致,他80岁高龄的时候,还能背出全国两千多个县的名字,外出时必带地图、指北针和放大镜,看见地形就研究。 有次坐飞机遇到雷雨绕行,他闭着眼睛休息,突然问为什么一直往北飞,随行人员这才告诉他实情,没人不佩服他这双眼睛。 其实那天晚上能认出秦城监狱,靠的不只是本事,更是几十年革命生涯培养出来的坚定和清醒,再黑暗的环境,也蒙不住一颗明白的心。 这大概就是一个真正军人的样子,无论身处何境,都保持着对世界的准确认知,从不糊涂,也不愿糊涂。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李达上将:军中"活地图" 毛泽东赞其"不糊涂"——北京日报
最初拟定开国上将名单里,原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王建安名列前位,而最后下
【6评论】【4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