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委会主席考文垂最近来中国看了全运会开幕式,说了句挺实在的话。她说:“中国是国际体坛真正的强国。” 这话听着实在,细琢磨全是实打实的依据,毕竟她可是亲眼盯着场子看的,从开幕式的创意到赛场上的细节,都藏着答案。 考文垂这次访华是11月8号开始的,第一站就扎进了全运会开幕式现场,据说她看完表演一个劲夸,后来还去南沙体育馆看了武术比赛,临走收到南沙非遗香云纱披肩时眼睛都亮了。能让国际奥委会主席这么感慨,绝不是场面话撑着。 就说刚过去的巴黎奥运会吧,中国代表团拿了40金27银24铜,创下境外参赛的最佳战绩,这数字可不是吹出来的。404名运动员比了30个大项200多个小项,11个大项里都有金牌入账,光新拿到奥运金牌的小项就有12个,连花样游泳、艺术体操这种以前没染指过金牌的项目都登顶了,这覆盖面够广了。 跳水队这次更是狠,史无前例把8枚金牌全揽怀里,国乒也顶住压力首次包揽5金,“梦之队”的名头不是白叫的。举重队那边既有稳扎稳打的夺冠,也有绝地逆转的精彩,“中国力量”可不是虚话。 射击队更关键,开赛就射落首金,给整个代表团开了好头,最终成绩也是历史最佳。这六大传统优势项目一共贡献28枚金牌,占了总数的七成,底子稳得很。 更让人惊喜的是那些突破的项目,游泳队虽然金牌比东京少了一枚,但奖牌总数翻了一番,男子100米自由泳直接把世界纪录刷新了,4×100米混合泳接力更是打破欧美四十年的垄断。 网球赛场也爆出冷门,女单拿了亚洲历史上首枚奥运个人冠军,这在高度市场化的网球圈里太不容易了。就连自由式小轮车这种第一次参赛的项目都拿了金牌,霹雳舞首秀就摘铜,攀岩项目也差一点站上最高领奖台,新兴项目的进步肉眼可见。马龙四次奥运都拿金牌,张雨霏一场拿六枚奖牌,这些运动员的表现就是最好的证明。 能拿出这样的成绩,绝不是靠少数尖子选手硬撑,考文垂说看到中国重视体育,这话一点不假。现在全国体育场地都快500万个了,面积超42亿平方米,比“十三五”末涨了三成多。人均场地面积达到3.0平方米,经常锻炼的人占比超38.5%,“健身去哪儿”的难题早就缓解了。 乒乓球台新增了3.8万张,其他健身设施13.5万件,光全民健身赛事就办了近1.4万场,130多万人参与。到2025年上半年,1555个体育公园都建好了,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连160个乡村振兴重点县都实现了专项运动场地全覆盖。 背后的保障也跟得上。“十四五”期间中央拿了56.5亿元补助,支持3370个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覆盖1400多个县级行政区。社会体育指导员都快390万人了,每千人就有2.77名,农村还专门培训了9.4万名女性指导员,全民健身可不是喊口号。 体育强不强,还得看产业活力,预计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能到4万多亿元,离5万亿目标不远了。重大赛事的拉动效应特别明显,上海奥运会资格赛直接带来6.43亿元效益,间接效益超14亿。 成都大运会期间体育消费环比涨了14.2%,新疆阿勒泰靠冰雪产业让70%村民搞旅游,人均收入超4万。就说F1中国大奖赛,2024年重返上海就吸引20多万人现场观看,直接经济影响14.06亿元,整体产出39.28亿元,拉动旅游消费近16亿,这号召力没几个国家能比。 中国现在不光自己玩得好,还能带动国际体育发展,考文垂这次就宣布武术要进2026年非洲青年奥运会,这可是中国文化和体育的双重输出。从北京冬奥会到杭州亚运会,再到现在的十五运会,中国办赛事的能力有目共睹,F1、网球公开赛这些国际顶级赛事也愿意扎根中国,毕竟这里有7080万F1独立观众,市场潜力太大了。 考文垂敢说“真正的强国”,是因为她看到的不只是金牌榜,是传统项目的稳固根基,是新兴项目的快速突破,是全民参与的体育氛围,更是能拉动经济、输出文化的综合实力。这种从竞技到民生再到产业的全方位发展,才是体育强国最扎实的底气,这话确实说得实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