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线作战”打响了!11月12日,高市早苗继“插手台海”后,正式对韩国“开炮”,

沈言论世界 2025-11-14 14:35:09

“两线作战”打响了!11月12日,高市早苗继“插手台海”后,正式对韩国“开炮”,公开宣告“独岛是日本的固有领土,早晚得收回”。这已经不是“争议”,这是日本右翼势力抬头,试图强行“改写战后秩序”的“冲锋号”。   11月12日这天,刚上任不久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像是急着让世界记住她的存在,一连在亚太两处引爆争议:先是台海,再是独岛。   她用一种近乎昭告天下的方式,宣布日本要“收回”独岛。这番言论不仅让韩方措手不及,也让整个东亚的空气瞬间紧张了几度。   台海问题一直是中方的核心利益红线。高市早苗此前公开表达对台湾的“支持”,已经引发中国方面的严正警告。   她在台海问题上的发声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近年来日本政界右翼力量整体右倾化的缩影。   只不过,这一次她的表态更直接、更激进,也更具挑衅意味。就在外界还在分析日本是否会因此破坏地区稳定时,她又甩出另一张牌:独岛。   长期以来,独岛争议是日韩之间最敏感的议题之一。韩国方面对独岛的主权控制早已常态化,无论从历史文献,还是从现实管辖层面,韩国都拥有充分的依据。   而日本方面则长期在教科书、政府表述中声称“拥有主权”,但很少有日本首相在如此短时间内、如此公开地将这一话题摆上台面。   韩国外交部反应极为迅速,即刻召见日本驻韩大使提出抗议。国内媒体亦异乎寻常,以“挑衅”“历史倒退”等犀利词汇形容此事件,足见愤慨。   要知道,韩日关系在过去几年因为慰安妇、强征劳工等历史遗留问题已经反复多次,在尹锡悦政府上台后,双方原本试图通过务实合作缓解紧张,但如今高市早苗的这番话,基本又把关系拉回了冰点。   从高市的表态可以看出,她在外交上采取的是一种“先声夺人”的策略,试图通过强硬立场来塑造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存在感。   这种策略在她背后的右翼支持者看来,是“摆脱战后束缚”的象征。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   战后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并非仅仅依靠军事联盟或经济合作维系,更在于各方对历史问题的尊重与反思。如果连基本的历史共识都无法维系,那么所谓的“战略合作”也只是空中楼阁。   高市早苗上任后不久就与韩国总统李在明进行了形式上的会面,还对韩国国旗鞠躬致意,这一幕当时在日韩媒体中还算是正面报道。   但在短短数日后,她却在独岛问题上“翻脸”,这种前后落差让人不禁质疑日本新政府是否真有意修复双边关系。如果说这是权谋,那她显然没能掌握火候,反而在外交层面制造了更多不确定性。   日本国内目前的经济状况并不乐观,通胀压力与消费疲软并存,年轻人对未来普遍缺乏信心,老龄化问题持续恶化。   在这种背景下,民族主义和保守主义往往容易成为政治动员的工具。高市早苗此时抛出领土话题,很可能是试图将国内的不满和焦虑转移到外部议题上。   但问题在于,这种短期的“转移焦点术”并不能解决日本的根本问题,反而可能在外交层面为日本积累更多矛盾。   在美国的亚太战略布局中,日本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美日军事合作愈加紧密,日本也试图在“普通国家化”的道路上加快步伐。   高市早苗上台,对外强硬的姿态某种程度上也契合了美国推动日本“更大作为”的战略考量。   然而,美国对日本右翼倾向的纵容,并不意味着日本可以不计后果地在周边挑衅。毕竟美国本身也需要维持地区稳定,以保障其在亚太的利益。   从中国的视角来看,台海问题是绝不容触碰的核心利益。任何外部势力试图干预都将遭到坚决反制。   而在独岛问题上,中方历来支持韩方的主张,强调领土争议应基于历史事实和国际法解决。高市早苗此举,无疑也在挑战中方对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基本认知。   从历史经验来看,过度依赖民族主义往往不是明智之举。它可能在短期内带来政治红利,但从长远看,破坏的是国际关系中的信任机制。   高市早苗的“两线作战”之举,既彰显出日本右翼势力在战略层面的焦虑不安,又映射出日本于国际舞台上对自身角色定位的矛盾与迷茫,凸显其在国际格局中的复杂困境。   她的做法是否能为日本带来实际利益,答案其实已经不言而喻。真正能让国家走向复兴的,从来不是对外挑衅和历史翻案,而是经济的振兴、社会的包容与外交的理性。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72
沈言论世界

沈言论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