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国军中将邱清泉战死沙场,他的妻子慌不择路,带着孩子们准备南逃台湾,结果逃到福建时,次子邱国渭却做出了留在大陆的决定,可问题是邱清泉在解放战争期间犯有累累罪行,属于战犯,难道他不担心受到父亲牵连吗?他的结局又如何呢? 1938年邱清泉调任第二百师副师长,该师扩编成第五军,他升新编第二十二师师长。昆仑关战役中,他指挥第十二师作主力,士兵在山坡爬行投手榴弹,冲入日军阵地缴获枪炮车辆。滇西战役指挥第五军反攻,部队翻山岭攻克龙陵等地,士兵用刺刀格斗清除残敌。抗战胜利后,他升第五军军长,该部队成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他性情暴躁,作战鲁莽,不顾后果,人称邱疯子。内战中他指挥多项行动,淮海战役初期任第二兵团副司令,10月升司令驻碭山。11月7日移驻黄口,受命救援第七兵团黄百韬,该兵团被围碾庄。他率队增援在大许家一线受阻,士兵掘壕固守,距碾庄12公里无法前进。22日黄百韬兵团覆灭,他未能解围。随后回防徐州外围,30日弃徐州撤退,途中部队难民拥堵遭阻击,12月3日到陈官庄被围。4日他提突围方案,以军或师单位辐射状突击,但遭反对方案作废。1949年1月6日解放军总攻,9日攻入阵地,他带兵团部特务营反扑中弹身亡,时年47岁。 邱清泉的部队在战场使用毒气弹掩护突围,许多弹未爆,这构成严重违法。潘塘镇战役他下令猛烈炮击,早晨发1200发炮弹后电台虚报歼敌十万,实际战果远低于此。淮海战役中他强征资源,推进时炮击村庄摧毁房屋造成伤亡。徐州周边布防时命令征用物资,导致当地秩序混乱。这些行为有记录,被认定严重违法。邱清泉阵亡消息传出,家中陷入混乱。他的妻子叶蕤君听到后双手抖收拾衣物细软,从上海柜子取出证件招呼孩子集合。他有两妻六子女,第一任王灿芬生长子邱国贤女儿邱莉芬。第二任叶蕤君生邱国渭邱昆仑另一儿子及女儿邱莉娜邱莉娃。一家人挤南行火车,车厢满逃难人群空气混汗臭喧闹。途中换乘车辆穿越乡村小路尘土飞扬士兵身影闪现。抵达福建天色暗雨倾盆,孩子们衣湿瑟抖站码头。解放军部队包围,士兵持枪逼近带到临时营地。 邱国渭留在大陆坚持学业,1952年从上海圣约翰大学外语系毕业,分配到上海图书馆,该馆刚开他负责外文书籍采编整理目录工作谨慎。他每天早起推图书馆门,翻书架外文资料笔记录书目细节。图书馆内结识袁世凯后代袁玉珍,她容貌出众追求者多,但她与邱国渭交往成婚生三女儿。袁玉珍调中学教书,后医疗失误一针出错不治亡。邱国渭独抚孩子,早骑自行车上班车铃街巷回荡,晚回家查作业孩子们围桌写字他逐指正。特殊时期因父亲背景同事与他距离,但他专注工作整理书架双手稳置书籍无抱怨。1978年后升图书馆采编部副主任管外文书,当选市政协委员。外语专长复旦大学聘兼职授课,他站讲台翻书讲解学生笔记,学校分两居室住房。 他三次赴美探亲。第一次独自去考察图书馆访书库触古籍,返回上海继续工作。第二次带一女儿同行,她留美国他按时返骑车上班如常。第三次带另一女儿她也留下,他未再返移居美国与家人团聚。在大陆期间避政治专学术研究外文书。父亲罪行影响家族,但他低调生活未遇重大波折。移居美国后专心家庭生活。邱清泉早年经历显示他从普通学生变军人,北伐抗日有参与,但内战行为违法严重。他的家庭因战乱分裂,邱国渭选择不同路径,显示个人决定影响一生。留在大陆他专注专业,没卷入复杂事务,体现了普通人求稳心态。他的婚姻家庭生活普通,妻子早逝独带孩子,工作生活两头跑,接地气像许多人经历。 邱国渭在外语领域贡献,通过采编引进外文书,帮助图书馆丰富馆藏。兼职教学传授知识,学生受益匪浅。这反映知识分子在时代变迁中适应能力。父亲邱清泉的暴躁性格导致战场鲁莽,罪行包括使用毒气虚报战绩,影响家族声誉。但邱国渭没受太大牵连,低调工作逐步提升,显示政策宽容。他的三次赴美从考察到带女再到定居,逐步与海外家人连接,体现了亲情纽带。整体看,这故事从战乱到和平,从分裂到团聚,普通人视角看历史变迁。邱清泉作为国民党将领,抗日有功但内战违法,这双重性让后人复杂看待。他的儿子选择留下,没随母南逃,实际证明了大陆生活可能。 邱国渭返回上海后主动找学校党组织说明身份,没参与父亲军事,这步谨慎确保安全。毕业分配图书馆,起步低调但专业对口,外语优势发挥。他与袁玉珍婚姻基于互赏,她教书他管书,两人生活简单生三女。妻子亡后他一人担家,骑车上班带孩子,日子虽苦但稳。升职后责任大,管理外文部,政协委员身份增加社会认可。复旦兼职扩展影响,住房改善生活质量。三次赴美渐进式,先自己后带女,最终定居,显示家庭吸引力。父亲罪行如强征炮击虽严重,但儿子没直接受罚,专注事业避麻烦。这经历像许多历史遗留家庭,子女靠自身努力过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