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迎来一位特殊的应聘者段美娟,她拥有出色的履历,却意外地被面试官袁隆平婉拒,袁隆平坦言,水稻研究需长期在田间工作,环境艰苦,对女性而言挑战较大, 面对拒绝,段美娟并未退缩。[谢谢] 她当场承诺可签署“五年稻田野外实践计划协议”,用行动证明自己承担科研艰辛的决心,这份诚意最终打动了袁隆平,她顺利加入团队。 入职后段美娟每日深入田间,与研究人员共同开展实验,不惧日晒雨淋,她的坚持不仅赢得团队认可,也与袁隆平的三子袁定阳因共同理想而相知相恋,最终结为连理。 此后二十余年间,夫妇二人潜心钻研,逐步成长为杂交水稻领域的中坚力量,段美娟与袁定阳不仅延续父辈研究方向,更在水稻抗虫性与耐寒性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袁定阳现担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持续推动父亲的“袁梦计划”。 袁隆平的孙女袁有明于2024年考入中国农业大学,延续家族与农业科学的不解之缘。 2021年袁隆平在海南三亚基地考察时意外跌倒,后因病逝世,享年91岁即使在生命最后阶段,他仍关心试验田的进展与天气变化。 袁隆平虽已离去,但他所奠基的杂交水稻事业仍在持续发展,其子辈与孙辈相继投身这一领域,展现出科学精神的代际传承,这种传承不仅是技术的延续,更是一种扎根大地,脚踏实科研理念的生动体现。 看到袁隆平院士和儿媳段美娟的这段故事,让人感触很深,不少网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网友感叹段美娟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她主动提出签五年稻田实践协议,这股肯吃苦的韧劲,不仅赢得了进入研究所的机会,更赢得了袁家人的认可。 很多人提到袁隆平老师低调朴实,一生奉献的品格,深深影响了下一代,他的小儿子袁定阳子承父业,而段美娟能不畏艰辛扎根稻田,也体现了同样的价值追求。 “以前看到袁爷爷是感动,现在还有满满的敬佩!”有网友说,以前了解袁隆平主要是通过他的科研贡献,现在才知道他对后辈的要求如此严格,并且以身作则。 袁隆平院士和儿媳段美娟的故事,之所以打动这么多人,在于它超越了普通的家庭故事,融合了理想、坚持、家风传承和共同奋斗。 袁隆平老师那种“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执着,以及袁家这种在田间地头传承的实干精神,对你有什么启发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来源:杭州政协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