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奋人心!中国在迪拜航展上创下的订单规模新纪录,同时也是中国在海外顶级航展中订单量首次位居一!现场传回的画面里,中国商飞的展台被采购商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有人举着资料挤到前排,连谈判用的桌椅都得临时加设,这场景要是放在十年前,老航空人想都不敢想。 2017年迪拜航展,咱们的展台前最多就是零星几个咨询的,欧美同行路过时眼神都带着轻慢,有外媒报道直接把咱们归为“观摩团”。2021年稍微有了起色,但订单量在欧美面前还是不值一提。 这次不一样,开展三天,中国航空工业拿下的订单和意向合同总额超300亿美元,波音只拿到不到60亿,空客勉强过150亿,外媒笔下的“风向变了”,其实是实力攒够了。 最受关注的C919,这次拿到文莱15架的正式订单,这是它的首个国际订单,更关键的是文莱直接认可了中国民航的适航标准。 要知道以前国际市场只认欧美标准,咱们的飞机想出海,光认证就得耗好几年。C919能打破这个规矩,靠的不是运气,是实打实的技术。 这款飞机研发了十五年,光核心技术就攻克了上百项,机身用的铝锂合金占比7.4%,是国内首次在民用飞机上大规模应用,比传统材料轻10%,能直接降低油耗。 它的超临界机翼设计更厉害,巡航速度比同类机型快100多公里,国际同行都承认这是顶尖设计。 有人之前说C919是“组装机”,这话纯属外行,现在波音、空客都用“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不可能一家造完所有零件。 C919的关键在于总体设计和系统集成,几百万个零部件的接口怎么衔接,液压、航电系统怎么配合,都是中国商飞说了算。 就像它的风挡,只用四块玻璃,比波音、空客少两块,还能参与机身受力,2公斤的冷冻鸡以800公里时速撞上去都没事,这种设计能力可不是组装能比的。截至现在,C919的总订单已经超过1200架,比波音去年全年的新订单还多。 军机方面的表现更硬核。L15“猎鹰”教练机在航展前就把12架飞机全交给阿联酋了,合同金额超4亿美元。这次航展上它的全球首秀,几个高难度飞行动作做完,现场掌声就没断过。 阿联酋当场就保留了36架的采购选择权,相当于给咱们做了免费代言。有中东军方代表看完表演,拿着资料追着工作人员问,连零部件供应周期、后期维护成本都问得一清二楚,这在以前是欧美企业的待遇。 中巴联合的JF-17“雷电”Block III也签了新的采购备忘录,这款战机之前已经卖过阿塞拜疆等国。它的雷达系统能同时跟踪15个目标,锁定4个,比老款性能提升一倍,价格却只有欧美同类战机的一半。11月21日签约当天,有外媒算了笔账,中国军机这次在迪拜拿到的意向订单,相当于欧洲军工企业全年中东订单的总和。 中东国家现在认中国飞机,不只是因为便宜。欧美卖装备总爱加政治条件,美国之前给阿联酋卖F-35,非要人家疏远中国,最后订单黄了。 中国就不一样,签合同只谈技术参数和交货时间,售后服务还到位。阿联酋的L15出现小故障,中国工程师48小时内就到现场解决,零部件供应也比欧美快三分之一。 这种变化背后是无数人的付出,2008年C919刚立项时,去欧洲找供应商,人家根本不接电话。现在倒好,波音的工程师都主动来要技术资料,问能不能合作。 2017年迪拜航展,中国航空的订单还不到10亿美元,2021年涨到80亿,今年直接破300亿,这不是突然爆发,是每年上千项技术突破堆出来的。 现在再看欧美航企的落寞,其实是必然。波音这次只拿到两个小订单,加起来不到5亿美元,空客的订单大多是老客户的续单,新客户没几个。有外媒记者在现场说,以前迪拜航展是波音空客的“二人转”,现在中国成了主角。这话没说错,从“陪跑”到“第一”,中国航空用十几年时间证明,所谓的技术垄断,只要肯下功夫,就能打破。 这次迪拜航展的成绩,不只是航空业的胜利。C919带动了国内200多家企业、30多所高校参与研发,从材料到电子,整个产业链都升级了。就像高铁、新能源汽车一样,大飞机也成了中国制造业的新名片。那些曾经说咱们造不出高端飞机的人,现在只能看着中国飞机飞向全球。这种靠实力赢来的尊重,比任何口号都管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