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真发生冲突,我就让芯片厂全毁,给你留块空地!”听听这口气,多硬,不了解的

回顾过往读历史 2025-11-26 01:49:14

/“要是真发生冲突,我就让芯片厂全毁,给你留块空地!”听听这口气,多硬,不了解的,还以为他掌握什么世界终极开关呢,吓唬谁啊? 说这话的美国民主党议员莫尔顿,2023年5月在华盛顿智库研讨会上抛出这通狂言时,大概没料到自己会先被数据抽脸,他以为能随手捏碎的是台湾的工厂,实际上碰的是全球经济的主动脉,美国自家那些高科技巨头都得跟着跳脚。 先给莫尔顿算笔基本账,台积电不是台湾街头的小作坊,这家企业单独撑起台湾近20%的GDP,整个半导体产业靠它托住上百万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 台湾半导体出口额里,台积电一家就占走近70%份额,换算下来,台湾每五块钱GDP里有一块来自它,每三个半导体从业者里有两个靠它吃饭。 莫尔顿嘴里轻描淡写的“留块空地”,对台湾民众来说就是砸掉上百万个饭碗,这样的威胁能不让人火大?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他似乎忘了美国才是台积电的最大客户群。高通的骁龙芯片、苹果的A系列芯片,还有撑起全球AI热潮的英伟达Blackwell芯片,全得靠台积电的先进制程量产。 2023年苹果给台积电贡献了25%营收,而英伟达凭着AI芯片爆发,2024年对台积电的营收贡献已经从5%飙到10%,2025年大概率要反超苹果成头号客户。 亚利桑那工厂2025年刚实现盈利,首要任务就是满足英伟达的产能需求,真把台积电炸了,苹果iPhone得停产,高通断供,英伟达AI芯片瞬间断档,美国高科技产业损失要按千亿美元算,莫尔顿这通狠话,简直是要连自家科技巨头的饭碗都一并砸烂。 莫尔顿的狂言余音未散,美国政府的动作就暴露了真实心思,根本不是要炸台积电,而是要把它“搬”到美国本土。 2024年11月,拜登政府急着敲定给台积电亚利桑那子公司66亿美元补贴,还搭着50亿美元低息贷款,就盼着把产能和技术都留在自家地盘。 从2020年台积电宣布投资120亿美元建厂,到后来投资额一路涨到650亿美元、计划扩建三座晶圆厂,美国的算盘就没停过:先用补贴把台积电绑过来,再拿“安全”当由头逼它转移核心技术,等台湾的台积电没了利用价值,莫尔顿之流的威胁自然就落了地。 台积电自己活得也憋屈。亚利桑那工厂的麻烦一堆接一堆,劳动力成本比台湾高出30%不说,精密机械技工缺口大到凤凰城周边学校都得紧急开设半导体实训课程凑人手,电费还因为能源危机涨了不少。 可美国订单压在头上,拿了补贴就得听话,只能把中高端产能放在美国,把3纳米、2纳米这些最尖端技术留在台湾,搞“两边押注”。 2025年台积电财报写得清楚,台湾本土工厂的3纳米产能全被苹果包了,单季营收就涨了40%。台湾本土工厂攥着的3纳米产能,恰恰是台积电的核心命脉所在,美国再怎么拉拢,也没法把它的根彻底拔走。 台湾舆论骂莫尔顿“冷血”,其实骂错了方向。他不过是把美国对台战略说漏了嘴。美国从来没把台湾当“盟友”,只当是牵制大陆的筹码,台积电就是这筹码里最值钱的那块。 特朗普当年直言“台湾抢了美国芯片饭碗”,早把心思挑明了,美国要的不是保护台湾,是把台积电变成“美积电”,让台湾彻底没了经济支柱,只能乖乖当棋子。莫尔顿的威胁,相当于提前给台湾交底:你的命门攥在我手里,不听话就捏碎。 美国的操作透着股荒诞的讽刺,一边喊着“保护台湾”,一边把台积电的技术和产能往自己家搬。2025年亚利桑那工厂刚盈利,美国就计划把总投资加到1650亿美元,要建六座晶圆厂和研发中心。 等这些工厂投产,台湾的台积电就成了随时能扔的“备胎”。到时候不用等冲突,美国说不定会主动制造“风险”,逼着台积电彻底转移,莫尔顿嘴里的“留块空地”,就不再是威胁,而是写好的剧本。 被蒙在鼓里的台湾民众该醒醒了,台积电不是美国的“靶子”,是他们盯着的“猎物”。莫尔顿的话再硬,也盖不住一个事实:美国连自家企业的芯片供应都要靠台积电,真动手最先慌的是华尔街。 台湾要是没了台积电,经济会瞬间崩盘,上百万家庭要丢了收入,这才是最真实的危机。外部势力的威胁再响亮,也改不了两岸同根的事实。 台湾的经济命脉不该被美国政客当筹码,更不该成地缘博弈的牺牲品。美国想把台积电变成“美积电”,想把台湾变成“空岛”,可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从来不是几句狂言就能切断的。

0 阅读:105

猜你喜欢

回顾过往读历史

回顾过往读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