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退役军人黄征辉在节目上直言,台湾省只有保留军队,大陆才有机会统一,他说的不错

波览历史 2025-11-09 22:24:44

台湾退役军人黄征辉在节目上直言,台湾省只有保留军队,大陆才有机会统一,他说的不错,台湾省解放后,必须要保留军队,但这支军队的名称必须叫做中国人民解放军。   台湾退役军人黄征辉在节目中抛出的“统一后保留台湾军队”言论,之所以能引发两岸热议,核心在于他触碰到了统一进程中“兼顾现实诉求”的痛点。   但他执着于保留“台军”名号的主张,却忽视了一个不容置疑的常识:任何国家的军事力量都必须是国家主权的延伸,统一后的台湾军队,只有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番号,才能真正成为守护台海安宁的力量。   历史早已给出过相似的答案,1990年两德统一时,东德拥有一支被北约评为“华约第二强”的17万人民军,装备2400辆坦克、400架战机,军事素养远超当时许多欧洲国家军队。   但统一进程启动后,这支军队并未以“东德军队”的身份继续存在,而是按照《统一协定》彻底解散整编。   最终仅有5万名东德军人通过严格甄选进入西德军队,且需经历两年试用期,高级军官几乎全部被弃用,中校降为上尉、少校降为中尉成为常态,原本的军队标识、编制体系被完全纳入西德国防军框架。   两德统一的实践证明,分裂状态下的区域军事力量,唯有彻底融入国家统一军事体系,才能避免成为分裂隐患,这一原则放在两岸统一问题上同样适用。   黄征辉想让台湾军队“保留原有形态”的想法,不仅违背主权统一原则,更缺乏历史参照的可行性。   另外,黄征辉口中“军队是台湾民众安全感底牌”的说法,在当下台军的现实面前早已站不住脚。   数据显示,过去四年已有1.28万名台军志愿兵宁愿支付总计8.9亿新台币赔偿金,也要提前退伍,2025年上半年申请提前退伍人数就达430人,超过2023年全年的八成。   更严重的是,台军2025年志愿役预算员额直接削减5486人,编现比暴跌至78.6%,基层士官和上等兵等骨干力量流失最为严重,相当于11个联兵营被直接撤销。   这样一支人心涣散、编制残缺的队伍,连基本的防务能力都难以保障,何谈成为“安全感底牌”?   此外,民进党当局还在持续给台军“去中国化”洗脑,台军军事院校已正式删除“中国现代史”课程,取而代之的是所谓“世界历史”,连《孙子兵法》等传统兵学课程都被缩减学分。   当一支军队连自己的历史根源都被刻意抹去,士兵不知道为何而战,这样的“台军”又能给民众带来什么安全感?   最重要的一点,我国《国防法》明确规定,国家对国防活动实行统一领导,中央军委拥有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专属职权。   台湾作为中国省级行政区,根本没有资格拥有独立的军事指挥体系,这一点在港澳回归的实践中早已得到印证。   1997年香港回归时,“皇家香港警察”更名为“香港警察”,去掉“皇家”标识、更换帽徽,纳入国家整体安保体系,既保留了维护地方治安的职能,又坚决维护了国家主权。   香港警队在回归后多次圆满完成重大安保任务,证明了区域安保力量融入国家体系的可行性。   而黄征辉的提议,本质上是想分割国家国防领导权,若真按其想法执行,台湾军队将成为游离于国家主权之外的“独立武装”,这与“统一”的核心内涵完全相悖,更会给外部势力干涉留下可乘之机。   当前“台军”的存在,早已不是台湾民众的“保护伞”,而是被外部势力捆绑的“棋子”和挤压民生的“包袱”。   美国参议院外委会通过所谓“豪猪法”,拟将台湾纳入“北约伙伴行列”,简化对台军售程序,加速交付导弹、无人机等非对称作战装备。   台军2025年国防预算达6470亿新台币,其中6170亿要用于支付对美军购尾款,导致装备维护和人员训练经费被大幅压缩。   这笔巨额开支相当于全台每人每年多缴近2.8万元新台币“军备税”,而同期台湾人均负债已达25.6万新台币,老农津贴、健保补贴等民生支出仅微增2.3%。   然而,台军增购的“爱国者3”MSE增程型导弹,2025年才开始分批交付,而这类装备在美军体系中已属常规装备,台湾却要花高价采购,沦为美国军工复合体的“提款机”。   而“台军”的存在,不仅消耗大量民生资源,更因依附外部势力而加剧台海紧张,影响两岸经济融合的深化。   统一后,台湾军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部分,将彻底摆脱外部势力的操控,台海局势将更加稳定,两岸经济合作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台湾民众能从统一中获得的实惠也将更加丰厚。   当前台军面临的人力流失、战力下滑、民生挤压等问题,本质上都是分裂状态下的必然结果,只有在统一的框架下,将其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部分,才能让这支军队真正回归国防本质,为台湾民众的安宁和国家的安全发挥积极作用。

0 阅读:57

评论列表

还年轻着来

还年轻着来

3
2025-11-09 22:45

想屁吃,连踏马特别行政区你都捞不着。还保留军队。[打脸]

猜你喜欢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